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体操属于奥运项目,自1981年我国首次参加艺术体操世界锦标赛至今,艺术体操经历了快30年的发展历程。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队以集体总分35.225分夺得银牌,这是中国艺术体操的首枚奥运会奖牌。但是这给我国艺术体操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对我国少年艺术体操规定成套动作比赛的研究,深入了解和探讨我国少年艺术体操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为我国艺术体操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表明:1、在少年艺术体操比赛中,个人项目的运动员和各代表队的参赛人数在减少,专业运动队也在减少,这给我国艺术体操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压力。后备人才梯队是否能够给竞技艺术体操提供连续不断的竞技人才,后备力量的大小和后备人才的启蒙与训练,这些都是竞技艺术体操所要面临的巨大问题。2、在C组比赛中,各队运动员的各项器械的技术很均衡的,并且各队之间的差距不大,只是圈的技术水平稍差些。但在B组比赛中,各队运动员的各项器械的技术很不均衡,各队之间的差距很大,圈和带的技术水平比其他两项差,但带的技术水平是最差的,并且出现两极分化。3、少年艺术体操比赛中,60%的运动员会出现器械掉地或静止,2个以上滚翻接器械、平转加滚翻接器械和平转加侧手翻接器械等等大幅度、高难度接器械的难度的成功率只有10%,器械的熟练性运用和惊险性都达不到等级规定的要求,运动员之间的器械感和身体素质差距大。4、艺术体操比赛中,运动员的身体技术中的转体和跳结合转体的难度的成功率是最低的,其中反跨类的难度只有30%的运动员能够完成,其他类的难度的完成率则在50%以上。5、在等级规定动作的身体动作难度的编排上,与2009-2012年终审版艺术体操国际评分规则中的要求相比较,三级绳少了1个转体难度,三级球中的跳的难度也少了1个;二级球和带都缺1个跳的难度;器械难度的编排上,器械的熟练性和惊险性的编排都符合标准,只是每套动作中都有1-3个结合身体动作的抛接器械的难度,分值在0.4以上,这类动作运动员很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