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企业在职工人的睡眠及一般健康情况,探索影响其睡眠质量的因素,为改善工厂在职工人的睡眠质量、促进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参考依据。对象和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5年7月-2015年8月期间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广西某企业在职工人共2254名,调查后确认有效问卷2213份,有效率为98.18%。问卷采用了一般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心理健康状况表与家庭关怀指数。结果:1.2213名工人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得分平均为(5.25士2.88)分,睡眠质量正常者1781(80.4%),睡眠质量异常者432人(19.5%)。2.单因素分析中,该企业工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住房面积、饮酒与吸烟情况、是否短睡、短睡时间、上班活动、BMI、高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脂对睡眠质量没有影响,不同民族、上班时间、轮班制度、心理障碍、家庭关怀、是否锻炼对睡眠质量有影响。3.以年龄分组对各个睡眠质量因子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工人年龄对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以及PSQI总分有影响(P<0.05),年龄越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得分越高,睡眠障碍得分越低;而睡眠障碍、主观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障碍这三个因子受到上班活动的影响,其中重体力活动对睡眠质量影响各项因子的得分最高。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民族的睡眠质量得分情况不同,其中其他少数民族组睡眠质量得分较汉族和壮族要高,上班时间、心理障碍程度、高胆固醇、年龄与睡眠质量得分成正相关,是否得到家庭关怀、是否参与体育锻炼与睡眠质量得分成负相关。结论:1.该企业工人中近1/4的工人出现睡眠质量异常的问题。2.睡眠质量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住房面积、饮酒情况、吸烟情况、短睡情况、上班活动、BMI、高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脂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不同民族、上班时间、轮班制度、是否有心理障碍、是否得到家庭关怀、是否锻炼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该企业的工人中,大多数有心理障碍的工人存在睡眠质量异常问题。心理障碍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并不是单向的,两者可能相互影响。4.睡眠质量问题会影响工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降低工作效率,工厂的相关部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采取措施改善睡眠质量,由此提出以下建议:①改善工人工作环境,②建立健全工人的健康档案,③定期开展心理教育和咨询,④完善和改革企业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