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南京地区犊牛粪便中的隐孢子虫卵囊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该地区犊牛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作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同时首次研究了锌和/或VA对小鼠隐孢子虫感染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采集南京地区三个奶牛场2-4周龄犊牛新鲜粪便,应用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隐孢子虫卵囊,然后通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动物感染试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地区犊牛感染的隐孢子虫为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从而为该地区隐孢子虫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开展隐孢子虫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离株。这是国内首次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和免疫荧光技术鉴定隐孢子虫卵囊。 (2)以本实验室单克隆抗体鉴定的隐孢子虫卵囊为标准,首次对南京地区三个奶牛场6月龄以内的犊牛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在被调查的55头犊牛中有16头犊牛的粪便中查到了隐孢子虫卵囊,其平均感染率为29.1%(16/55)。虽然其中两个奶牛场感染率(分别是40%和35.7%)高于另外一场(19.2%),但统计学分析表明,三个奶牛场的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各个奶牛场的隐孢子虫感染强度和感染率在1-3月龄时均比在4-6月龄时高,统计结果表明差异显著(P<0.05)。作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隐孢子虫的感染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 (3)为探讨锌和VA对隐孢子虫感染小鼠的影响,将75只清洁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各组均饲喂自制日粮,其中Ⅱ组以饮水方式添加锌(38.5μmol/ml〕、Ⅲ组以灌喂的方法添加VA(400IU/0.1ml)、Ⅳ组添加锌和VA,Ⅰ、Ⅱ、Ⅲ、Ⅳ组均在试验开始时灌喂小隐孢子虫卵囊(2.56×10~6个卵囊/ml)。Ⅱ组、Ⅲ组和Ⅳ组小鼠的粪便排卵量和排卵持续时间分别显著地低于Ⅰ组(P<0.05);在试验的第二周和结束时,Ⅱ、Ⅲ、Ⅳ组小鼠血液中CD4、CD8细胞百分率以及CD4/CD8比值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结果表明锌和/或VA能够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隐孢子虫感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