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级电子不平衡对典型器件辐射效应的影响研究

来源 :新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ow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吸收剂量是辐射效应研究中最重要的物理量,器件参数随吸收剂量的变化规律是效应研究的依据。由于电子元器件尺寸小,无法直接测量器件内部吸收剂量。目前辐射效应试验采用测量辐照试验元器件所在位置处的辐射剂量,由此代替电子元器件灵敏区域的吸收剂量的方法。由于辐照试验中器件辐射敏感区上面的封装材料和下方的基底层都较薄。这种情况下由于元器件敏感区不满足次级电子平衡条件,敏感区实际接受的吸收剂量,可能会小于在满足次级电子平衡条件下测量的标称剂量,这会造成对器件辐射损伤的过低估计。因此,在电子元器件总剂量效应辐照试验中,研究次级电子不平衡对器件实际接受的吸收剂量的影响,评估其对辐射效应研究造成的误差有多大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选择双列直插塑料封装的CC4069六反相器作为研究的元器件,采用高分辨剂量测量方法,测量了辐照试验模型中器件灵敏层的吸收剂量,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分析了器件吸收剂量与标称剂量的差异,结合辐射效应敏感参数阈电压的测量,分析评估了不满足次级电子平衡条件对CC4069反相器敏感区吸收剂量和辐射效应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可为电子元器件辐射效应研究、辐射加固验证提供准确的基准数据,对于提高电子元器件辐射效应研究和抗辐射性能考核的准确性,以保障航天器的运行安全、寿命也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得到的结论如下:通过钴源总剂量辐照试验获得了CC4069反相器PMOS和NMOS导通和截止偏置下的阈电压漂移随标称辐照剂量的变化关系,分析了效应变化机理。为通过辐射效应分析次级电子非平衡对器件辐射效应的影响奠定了基础。建立了小体积高分辨率剂量测量系统,并测量了钴源辐照试验时器件模型中剂量和同一位置处平衡剂量。测量结果证明,器件模型中的吸收剂量只有平衡剂量的86.93%,不满足次级电子平衡时的吸收剂量小于平衡剂量。建立了蒙特卡洛器件模型,计算了钴源射线在CC4069器件结构中各成份的吸收剂量分布,获得了器件敏感层SiO2中的吸收剂量。同时计算了同样辐照条件下处于次级电子平衡状态的平衡剂量。器件敏感层剂量只有平衡剂量的83.52%,表明次级电子不平衡会影响器件的辐射效应研究。蒙特卡洛方法分析的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趋于一致。以蒙特卡洛方法分析获得的器件灵敏层剂量,修正了试验测量获得的PMOS和NMOS导通和截止偏置下的阈电压漂移规律曲线。其中PMOS截止偏置下阈电压漂移超过了失效判据。以修正的器件吸收剂量所做的失效分析表明,次级电子不平衡下的辐照试验会影响器件的抗辐射水平考核,器件的抗辐射水平被高估了16.5%。
其他文献
在目前先进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中,风扇能够提供发动机全部推力的90%左右。在大涵道比的要求下,风扇转子叶片径向尺寸和迎风面积变大,导致吸鸟概率增大。如何在设计过程中研
研究目的:探讨消痤导滞方联合刺络拔罐治疗痰湿瘀滞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主要以10-45岁的痤疮患者为实验对象,所选病例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
当今社会,癌症已成为全球人们的首要死因。治疗癌症的方法主要有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但其具有强的耐药性,毒副作用大,因此我们需要探索更有效且毒副作用小的抗肿瘤药物以及治
目的观察丹参红花(丹红)有效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羟基红花黄色素A)配伍对原代培养的乳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丹红有效成分配伍对原代
清代是訓詁學發展的鼎盛時期,對《爾雅》一書的研究也不斷深入。江藩的《爾雅小箋》在歷代前人分析《爾雅》的基礎上對《爾雅》作了進一步注解。本文從訓詁學的角度對《爾雅
举办大型活动来增强软实力和提升国家形象一直是许多国家的常见举措。新兴经济体,特别是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举办大型活动的趋势引起了很多学术兴趣。本文
目的:观察“养血润燥汤”联合“喜辽妥”(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6例门诊就诊的慢性湿疹患者,依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
二氧化硅包覆的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Fe3O4@SiO2 MNPs)具有优异的超顺磁性和化学惰性。通过硅烷化反应对Fe3O4@SiO2 MNPs表面进行氨基化修饰后,可进一步利用所修饰氨基的反
多电航空发动机已经成为航空领域热门研究方向之一,电动燃油泵是多电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对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性能影响极大。本文将对电动燃油泵进行设计并对其燃油计量控制技术进行研究。(1)齿轮泵结构参数设计及流场数值分析。首先根据燃油流量和压力需求,对齿轮泵齿数、模数、齿宽等结构参数进行计算。并设计了斜边卸荷槽来避免困油现象的产生,保证齿轮泵平稳运行。设计自适应端面间隙自动补偿装置来提高容积效
粗糙集理论(rough set theory)于1982年由波兰学者Pawlak教授提出,它是一种高效分析和处理不精确、不确定、不一致信息的软计算方法。属性约简是粗糙集理论的研究热点内容之一,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基于启发式的正域约简算法是属性约简经典算法之一,即保证信息系统在约简前后正域不变,从而保持确定性规则不变。由于海量数据的激增,人们对信息时效性的需求变得愈加强烈。现有启发式正域约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