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互联网己深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促进网络科学传播快速发展,是今后做好科学传播工作的重要抓手。
根据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等的不同,网络科学传播在学科同行内部、科学共同体内部、面向公众3个层次进行。相应地,网络科学传播存在3个基本模式: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科学公共事务网络传播模式、面向公众的网络科学传播模式。
关于学科同行内部网络科学传播模式,论文开放获取模式是重要参照。在科学公共事务网络传播模式中,科学公共事务主要指人才培养、学风建设和科研体制,舆论领袖发挥重要作用。在面向公众的网络科学传播模式中,把关人、公众科学素养和公众信息素养是关键要素,网络科学传播如何适应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等问题也需要关注。
网络科学传播基本模式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和相同点。区别主要表现在传播主体、传播受众、传播目的、传播内容、效果评价等方面。联系和相同点主要表现在科学共同体成员和公众发挥重要作用、对网络反馈和网络数据库提出更高要求、网络技术的影响不容忽视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