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ueki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电针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进行临床试验,研究对象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组(腰夹脊穴电针)与对照组(针刺组)各30例。治疗方法:①选穴:根据经络辨证,循经取穴。主穴:腰夹脊3~5、肾俞、大肠俞,环中、委中。配穴:循太阳经加殷门、承山、昆仑;循少阳经加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随证加减:寒湿配腰阳关;血瘀配膈俞;肝肾亏虚配命门、太溪;湿热配阴陵泉。②操作:病人取俯卧位,用28号2~3寸不锈钢毫针,常规消毒皮肤,直刺进针。进针深度:夹脊穴约2寸,环中穴约2.5寸,委中、阳陵泉约1.5寸。治疗组:依病情虚实行提插捻转补泻手法一次,得气后接电疗仪,夹脊穴正、负极左右相联,环中穴与下肢穴上下相联(环中穴接正极)。电针参数:选连续波,频率2Hz;输出强度以患者耐受及肢体肌肉节律性抽动为度,通电30min。对照组:依病情虚实行提插捻转补泻手法一次,得气后不接电,每隔5分钟手法行针一次。疗程:治疗组和对照组皆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1疗程后休息3~5天,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试验期间均不得使用有治疗作用的其他药物治疗。疗程: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1疗程后休息3~5天,共2个疗程。结果两组可比性检查: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疗效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临床疗效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53.3%,显效率为23.3%,有效率为13.3%,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临床痊愈率为43.3%,显效率为30%,有效率为16.6%,总有效率为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腰痛、腿麻、步行、生活及工作能力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消失率比较:两组治疗后腰痛、臀痛、腿痛、腿麻、步行、生活及工作能力消失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坐骨神经压痛、直腿抬高试验、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跟膝腱反射消失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疼痛指标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疼痛指标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8,P=0.00)。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疼痛指标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7,P=0.00)。两组治疗后疼痛指标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P=0.02)。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标症状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P=0.01)。不良事件观察,两组治疗后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1.腰夹脊穴电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普通针刺疗法的疗效相当。2.腰夹脊穴电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止痛效果比普通针刺疗法的疗效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老年非创伤性结肠穿孔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非创伤性结肠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确诊结肠穿孔2例,术中证实结肠穿孔18例;治愈15例,死亡5例。结论老年非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研究环孢菌素A(Cs A)联用方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细胞Fas表达及单个核细胞(MNC)凋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8例,分为重
金属表面的活化状态对磷化作用的好坏影响很大,表面调整是一种在磷化前对金属表面进行活化处理的有效方法。钛系表面调整剂是金属表面处理应用最广泛的表面调整剂,通过在制备表
经验模态分解是处理非平稳信号的一种经典时频分析方法。随着在勘探中的广泛应用,也暴露出经验模态分解的许多缺点,如缺乏具体的数学理论支撑、模态混叠等。这些缺点直接影响
分析当前英语教学存在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基础较差、两级分化严重等现象,借助遗忘规律和学习金字塔理论,指出在英语学习中及时复习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引入
高校实行教师聘任制度,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指导。通过美中两国教师聘任制度的比较,提出中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在运用人力资源理论时需借鉴美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一些成功
随着新兴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信息产品的内容和结构、传播终端的形态和功能、受众的心理和习惯都在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微信的崛起促使传统主流媒体不得不将舆论阵地拓展到微
陆羽在江西的行迹考上饶茶厂吕维新唐代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文坛人材荟萃,郡星灿烂。陆羽是一位凭藉自己的智慧、劳动在文坛上、茶学上熠熠生辉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