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寿险合同的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tian314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寿险合同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地区,是指保险公司推出的具有投资理财功能的保险合同,主要包括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保险。我国新型寿险合同产生较晚,但是随着金融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我国居民投资理财观念的增强,具有保障与投资双重功能的新型寿险产品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据行业数据显示,目前其产生的保费收入已经占据寿险产品整体保费收入的80%以上,因此新型寿险合同会计核算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由于保险行业经营模式的特殊性,保险合同的会计核算问题一直是国内外财务会计研究的焦点问题,近年来IASB及我国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新型寿险产品相对于传统寿险产品所具有的投资性、灵活性、透明性等特征增加了其会计核算的难度同时也对保险会计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文选择新型寿险合同的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以期对我国保险会计体系的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本文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阐述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对IASB和我国对保险会计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新型寿险合同会计问题概述,基于行业数据分析新型寿险合同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及趋势,简要介绍三类新型寿险合同的特征及其会计处理的要求,提出新型寿险合同在会计确认、计量方面应关注的重点问题以及三类新型寿险会计核算存在的专项问题。第三部分为新型寿险合同会计确认重点问题研究,主要研究了IASB及我国保险准则的相关规范,结合中国平安的相关数据对目前我国规范的实施效果及相关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第四部分为新型寿险合同会计计量重点问题研究,主要对IASB及我国保险负债计量模式的发展及现行规范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新型寿险合同负债计量的特殊性问题及现行规范的相关影响进行分析,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第五部分为三类新型寿险合同会计核算专项问题研究,对基于三类新型寿险合同各自产品特征而产生的会计确认与计量方面的个性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提出本文的观点及意见。第六部分,结束语。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认为,虽然随着近年来我国保险会计规范的不断完善,其在重大方面已基本实现了与IASB的趋同,提高了我国保险行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但是对于在寿险行业占重要地位的新型寿险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相关规范仍显不足,并存在一些漏洞,如对合同分拆和重大风险测试缺乏实施细则和判定标准、未对新型寿险合同准备金计量的特殊问题进行规范、对于基于三类新型寿险产品特征不同而产生的个性问题的处理方法未作说明等等。对于上述问题,本文将尝试进行分析并寻求解决之道。
其他文献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和消费能力有了相当的提高,强劲的潜在购买力培育了一个巨大的老年市场。本文对我国城市老年美容护肤品市场进行了分析,认
近年来,我国不少学者对服务型政府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观点和结论。随着现代领导力理论的柔性化发展趋势,服务型政府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朝着柔性化发展,本文就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关乎国计民生,与百姓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迅速,2011年随着城市化率突破50%,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城市化已进入了
20世纪80年代,心理与组织行为学家的重心一直放在关注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CB)的积极效应方面,一方面研究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力及其前因变量
对高校大学生恋爱观的研究由来已久,恋爱观是高校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研究高校大学生恋爱观,科学分析高校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心态,它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如何激发农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谈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介绍电力远程智能监测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后提出了基于数据仓库ETL技术的电力数据预处理技术并以疏失误差剔除的过程为例描述了ETL过程。与传统方法比较,应用数据预处
弹载指令传输系统是指令制导体制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快速、准确、实时地接收制导指令,又要能够抵抗敌方的电子干扰、压制或欺骗。针对指令通信系统需要具有很好的
<正>一、广场舞蹈的作用1.广场舞响应了全民健身计划的号召,营造了全民健身的氛围。广场舞是一种体育运动,它能有效的达到强身健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目的。这让本来有
从认知语用学的视角,根据比利时语言学家耶夫.维索尔伦的顺应性理论,以2008年十大汉语流行语为例,探讨了当代汉语流行语翻译的特点与策略,指出汉语流行语翻译应具有时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