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钟藤(Merremia boisiana (Gagn.)van Ooststr),为旋花科(Convolvulaceae)鱼黄草属(Merremia Dennst ex Endl)多年生藤本植物。在广州、博罗及海南省的许多地区大面积覆盖次生林,已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危害。目前,对金钟藤的生物学特性了解甚少,对其扩散途径则未见报道;曾用人工清除、农药或其他化合物除莠,收效甚微。本研究以探索金种藤的种子繁殖在其扩散中的作用以及菟丝子控制金种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目的。
野外套袋金种藤花序发现,广州地区的金钟藤花多果少,年际变化大;在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少;室内测定发现种子空瘪率较高,生命力和自然萌发率较低;揭示金种藤种子繁殖已受到影响,在自然条件下远距离传播的能力有限,小范围的扩散主要靠快速的营养生长。
种子吸涨和萌发实验表明,金种藤种皮致密,限制种子吸水而抑制或延滞种子萌发,使其表现出休眠特性;此休眠特性为在不利条件下保存繁殖体及为远距离传播提供时间保障。
选用广东分布的寄生植物田野菟丝子、南方菟丝子和日本菟丝子,人工接种于金种藤。发现田野菟丝子不能寄生于金钟藤,南方菟丝子能寄生但对金钟藤影响甚微;日本菟丝子能在金种藤上寄生,且对盆栽和野生金钟藤的生长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使金钟藤叶片变小、数量减少,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都受到显著的抑制;即使在冬季,被日本菟丝子寄生的金钟藤的生命活动同样受到显著抑制,表明日本菟丝子全年都能抑制金钟藤的生长。
日本菟丝子可寄生于许多木本植物上,因此必需探讨在成功使用日本菟丝子大面积防治金钟藤后,对残留寄生植物的清除措施。用喷施适量除草剂的方法得出结论:农达对寄生于金钟藤和其他木本植物上的日本菟丝子有很好的杀灭作用,而对其他被测的几种木本植物的损害都较小。因此,一旦需清除日本菟丝子,使用农达即可达到目的。
对人工持续清理金种藤的地段的监测发现,金种藤被清除后,以当地乔灌木占优势的植物有相当大的恢复,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揭示被金钟藤覆盖的土壤种子库物种丰富;同时,金钟藤被控制后当地的植被是可以较快恢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