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二者关系的状况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关系到活动的效果。因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理清两者关系的实质,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主客体关系优化的原则和路径,对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理论研究,增强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的正文部分由三章构成:第一章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内涵及规定性,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本质及构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指的是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将他人纳为教育活动对象,并从政治道德品质上对其施加可控性影响的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具有阶级的规定性、主导规定性和主体性规定。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所指向和作用的对象,也就是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具有受动性规定、能动规定性和可塑性规定。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本质上是对象性关系,基本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具体关系包括民主平等关系、双向互动关系和主导主动关系。第二章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民主平等关系有待加强,二者的双向互动关系及主导主动关系有所不足。究其原因,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自身的因素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出现问题的内部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和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的因素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出现问题的外部因素。第三章主要论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优化就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主客体关系的优化应当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动态性原则和统筹兼顾原则。在此基础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有效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并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和谐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