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东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多民族的聚集地,在此地散布着许多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由于其脆弱性,易受战争攻击,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近年来中东战争频发,尤其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国的战争,给世界文化遗产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后冷战时期战争对中东世界文化遗产带来了严重破坏,其中包括蓄意破坏、有组织抢劫和非法贩运文物,许多文物流失海外,虽然部分文物返回本国,但是绝大多数还没有找到。因此,中东地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世界各国的协作。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最早开始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而对武装冲突期间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始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相关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刑警组织、欧洲联盟相互合作,为阻止中东世界文化遗产遭受破坏及文物的贩卖而作贡献。中东地区的战争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破坏,集中对伊拉克和叙利亚世界文化遗产的破坏,伊拉克的世界文化遗产经历了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及伊斯兰国的破坏,破坏程度之大和范围之广,而叙利亚世界文化遗产主要是叙利亚内战对其的破坏,多处文化遗产遭受破坏及文物的贩卖。本文分三部分对后冷战时期中东世界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介绍了中东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况,叙述了中东世界文化遗产的数量、类型、特点及目前处境与现状。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战争对中东世界文化遗产的破坏,这里重点介绍了战争对伊拉克和叙利亚世界文化遗产的破坏,其中伊拉克世界文化遗产破坏的程度和范围较大。第三部分主要介绍战争破坏下的中东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其中包括国内利用三维模拟技术和信息和数据收集对其进行保护,国际组织保护是重中之重,特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安理会和大会对其的保护,国际合作的保护通过扣押和没收事宜及返还、归还和遣还事宜。综上,笔者在广泛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详细的介绍了后冷战时期中东世界文化遗产的现状,尤其是对伊拉克、叙利亚等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破坏。论述中东世界文化遗产破坏的程度以及保护措施,以期填补目前国内关于后冷战时期中东世界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和国际国内对其保护的空缺,完善国内对后冷战时期中东世界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相关问题研究,为国内众多关于这方面研究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