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理念上升为国家基本战略,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两山”理论在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要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撑,然而当前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仍然有限,同时涉农金融供给缺乏制约着我国乡村振兴的进一步推进。因此,在当前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不足的时代背景下,研究信贷供给不足对农业经营主体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分析农户和涉农企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实际信贷资金需求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思路是,基于当下绿色发展的现实背景和农村信贷供给不足背景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可得性差的现实分析,实证分析农业经营主体采用不同绿色技术行为的信贷影响机理,以及典型农业企业绿色信贷需求满足状况与信贷需求特征,为研究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并推导出发展农业绿色信贷的对策启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深入分析我国农业信贷资金供给不足现状,采用2018年对四省总计957份调研数据,深入研究我国一般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信贷可得与信贷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其次,根据绿色技术正外部性的特点,将绿色农业技术划分为一般绿色技术和正外部性的绿色技术,并分别选取代表性绿色技术,从微观农业经营主体视角,研究经营主体该类技术采用特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相关计量模型验证;最后,基于11个农业龙头企业的走访,选取典型案例研究其具体的绿色生产行为,归纳不同高质量绿色发展农业企业绿色转型下的资金需求特征及信贷获得状况,形成相关政策启示。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金融供给不足导致了农户供给型信贷约束和信贷需求抑制,更重要的是长期信贷供给不足导致部分农业经营主体逐渐远离正规信贷,出现了对金融机构信贷信息的认知偏差,在影响机理上,农业经营主体资源禀赋等特征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户的信贷可得及信贷认知。第二,对于一般绿色技术采用而言,信贷需求抑制或信贷约束对不同资金属性的农业技术有不同的影响,表明信贷双重约束确实影响了农业经营主体一般绿色技术采用,农户分化背景下,兼业或纯非农户更易因信贷需求抑制而放弃具有短期收益属性的绿色技术。第三,信贷需求抑制显著负向影响了农业经营主体对不同类型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用行为与施用强度,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农户更易因为资金缺乏而放弃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采用。第四,命令-控制型政策下企业绿色生产行为主要表现为相关限制性政策与标准倒逼企业绿色生产,导致其绿色信贷资金需求上升,市场自主高质量转型企业绿色生产主要表现为企业扩张下不同绿色生产的资金需求。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对策:第一,从供给总量看,对于信贷供给不足下的供需缺口问题,应创新金融支农体系,多措并举增加三农信贷支持,有效缓解农贷市场局部失灵。第二,从信贷需求侧看,对于农户信贷需求抑制和信贷认知偏差问题,应加强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监督与管理,建立正规信贷信息发布平台,针对性的缓解农户的信贷需求抑制和信贷认知偏差问题。第三,从绿色信贷需求结构上看,对于一般绿色技术采用,金融机构应提供专项信贷支持政策,解决农户由于信贷供给不足导致的技术采用过低问题,通过扩大农业社会化服务或促进土地流转的方式,解决兼业户和纯非农户耕地质量提升型农业技术采用不足的问题。第四,国家政策上,对于环境友好型类的正外部性绿色农业技术,专项的信贷支持是农户绿色技术采用的前提,但更应考虑其外部性特征推进政府补贴或发挥政策宣传作用,强化农户对于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