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茵风榆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4、IL-6及TGF-β表达的实验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c88148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兰茵凤榆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模型大鼠IL-4、IL-6及TGF-β表达的影响,探讨兰茵凤榆化浊解毒方对UC治疗的作用机制,旨在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本病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将6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雄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N组)、模型对照组(M组)、柳氮磺吡啶对照组(SASP组)、兰茵凤榆化浊解毒高剂量组(HD组)、兰茵凤榆化浊解毒中剂量组(MD组)及兰茵凤榆化浊解毒低剂量组(LD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五组大鼠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sul-fonicacid,TNBS)/乙醇联合造模法制备UC动物模型。造模后第4天,空白对照组正常喂养,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他各组给予对应药物灌胃,每日1次,连续用药2周。期间观察并记录大鼠的粪便、精神活动、被毛、体重等一般情况,测算并记录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activityindex,DAI)评分。治疗结束后,将大鼠处死,断头取血,以检测大鼠血清IL-4、IL-6的表达情况;解剖取结肠组织,以观察结肠黏膜肉眼变化及镜下病理改变并检测TGF-β的表达,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一般情况  N组大鼠大便正常、呈球状,活动敏捷,反应灵活,毛色润泽,主动觅食,体重逐渐增加。  与N组相比较,大鼠在造模后第2天开始出现黏液便、稀便,甚至血便,大鼠倦怠懒动,反应迟钝,被毛色泽晦暗、脱毛,进食量减少,体重日渐减轻。  用药治疗2周后,HD组、MD组、LD组、SASP组大鼠大便,精神活动,被毛,进食量及体重等一般情况均有所改善,且HD组、MD组大鼠排便逐渐成球形,黏液脓血便减少,反应较灵活,主动觅食,毛色润泽。  2、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activityindex,DAI)评分  HD组、MD组、LD组、SASP组大鼠DAI评分均低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MD组大鼠DAI评分均低于SA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大鼠DAI评分低于M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组大鼠DAI评分与SASP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结肠黏膜观察  N组大鼠结肠黏膜未见充血水肿,表面光滑,皱襞清晰完整,未见糜烂及溃疡,未见炎性细胞浸润。  M组大鼠结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黏膜质脆、粗糙,多处糜烂、溃疡,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HD组、MD组、LD组、SASP组较M组大鼠结肠黏膜均有改善;HD组、MD组改善更明显,黏膜无明显充血水肿,未见明显糜烂、溃疡,仅散在少量炎性细胞浸润;SASP组及LD组黏膜轻度充血水肿,黏膜表面不光滑,散见小浅的糜烂灶,黏膜及黏膜下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  4、IL-4、IL-6及TGF-β检测结果  4.1各组大鼠血清IL-4检验结果  M组与其余各组大鼠血清IL-4含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N组大鼠血清IL-4含量高于HD组、MD组、LD组、SA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大鼠血清IL-4含量高于MD组、LD组、SA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组、LD组、SASP组之间大鼠血清IL-4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4.2各组大鼠血清IL-6检验结果  N组、HD组、MD组、LD组、SASP组大鼠血清IL-6含量均低于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MD组大鼠血清IL-6含量低于LD组和SA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MD组大鼠血清IL-6含量与N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4.3各组大鼠结肠组织TGF-β检测结果  N组大鼠结肠组织中TGF-β有少量阳性表达,均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大鼠结肠组织中TGF-β的表达显著增加,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与MD组之间大鼠结肠组织中TGF-β表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D组与LD组、SASP组大鼠结肠组织TGF-β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组、SASP组大鼠结肠组织TGF-β的表达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兰茵凤榆化浊解毒方能明显改善UC大鼠的大便性状、精神活动、被毛及体重等一般情况,且方药剂量越大,疗效越好,表明药物用量与症状改善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2、兰茵凤榆化浊解毒方能有效增加抗炎性细胞因子IL-4的含量,降低血清中促炎性细胞因子IL-6含量,降低结肠组织中TGF-β的表达,进而减轻炎症,这可能是该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机制之一。实验证明兰茵凤榆化浊解毒方对UC大鼠模型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为了解长江口盐沼湿地优势鱼类群落结构及其种间关系,采用插网调查,利用2019年5-10月的调查数据,基于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指数对长江口崇明东滩(31°27′N,121°56′E)
为查明我国沿海不同地理群体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外部形态差异,采用传统形态学测定和几何框架度量法对8个龙头鱼群体共计199尾个体的29个可量性状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
为研究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对西北太平洋海域柔鱼(Ommastrephes bartarmii)资源量变动的影响,并分析柔鱼栖息地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根据上海海洋大学鱿钓科学技术组提供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是短生命周期的大洋性浅海种,是西南大西洋重要的经济头足类,其年间产量差异明显,波动较大.西南大西洋马尔维纳斯寒流和巴西暖流交汇区复杂多
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是一种高度洄游的中上层鱼类,其分布受环境影响明显,利用海洋环境的变化对其栖息地分布进行预测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采用2015-2017年盛渔期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对大鼠脑组织中MMP-9与RhoA因子表达的影响,并探讨丹红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的修复及保护作用。  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改良的Zea-Longa法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