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的审美范式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xds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北朝在我国历史上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文化大融合的一个时期,北魏时期的汉化改革掀起了民族融合的高潮。北魏统治者当时信奉于佛教并在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雕刻的云冈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其中石窟中雕刻了大量的伎乐舞图像。本文主要以云冈石窟中雕刻的伎乐舞图像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其对各民族大融合背景下大同云冈石窟的“飞天”伎乐舞审美范式的研究作出较详尽的描述。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论证了石窟中“飞天”伎乐舞的渊源与嬗变。首先,明确了佛教“飞天”伎乐舞的概念。其次,分析佛教中“飞天”伎乐舞的渊源及形象范式。最后,从历史的追溯中分析“飞天”伎乐舞形象范式的嬗变过程以及“飞天”伎乐舞形象的构图演变。第二部分:主要对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审美范式形成的因素进行论述。主要由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述。一是地域环境。大同的地域环境成为北魏时期各种文化融合的平台;二是生态环境。北魏时期大同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三是人文环境。北魏的人文环境是北魏佛教文化发展的政治保证;四是审美思想。不同时期不同的审美思想形成不同的飞天伎乐舞审美范式;五是艺术因素。相关的艺术因素促进了飞天伎乐舞范式的发展。第三部分: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的审美范式及其价值。这部分首先分析了云冈石窟“飞天”造型特点的审美范式。其次,按照石窟建造的三个时期,研究了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舞蹈风格的审美范式。最后,论述了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审美范式的艺术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对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审美范式的研究,明确了佛教“飞天”的概念形成,分析了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文化的形成,以更好的阐述了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的审美范式及其价值。
其他文献
当前,国家对“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提出,对于农业问题有了新的要求,在传统种植业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相互融合。习总书记曾说“品牌改变农业,农业改变中
教学情境的创设,直接影响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效果。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根据思想政治新课程的生活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以及学生成长特点,恰如其分地创设与教学内
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是有性生殖动物生殖细胞的祖细胞,在早期胚胎中形成后迁移到性腺原基,并最终产生卵和精子。Vasa属于ATP依赖的RNA解旋酶中DEAD-box家族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大跨度拱桥拱轴线通常采用悬链线或抛物线,圆弧拱轴线一般只适用于中小跨径的实腹式拱桥中,极少将圆弧拱轴线应用到大跨度拱桥中。然而,圆弧拱轴线具有曲率一致、施工方便的优点
在主观幸福感研究出现后的近六十年中,对生活各个领域满意度的研究在社会科学和市场等领域迅速发展起来。交通出行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出行满意度及其决定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地区发展中的重要新生力量,他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民族地区的发展及稳定,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是关
11月28日中国经济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课题组2013-201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
目的:了解广东省优秀赛艇运动员营养知识(Knowledge)、态度(Attitude)、行为(Practice)(简称KAP)的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教育方案及实施有效的营养干预
目的:在前期PLCE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检测哈萨克族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中PLCE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PLCE1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分期及转移的相关性,初步探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