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主流报纸对“莫言获诺奖”事件的建构分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e_mi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本土作家。这一新闻事件迅速成为国内外舆论的焦点。同时,由于“111年来首次获奖”、“2000年法籍华人高行健获奖”、“2010年服刑人员刘晓波获和平奖”等历史缘由,莫言获诺奖这一事件被贴上了敏感的标签,引起了世界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鉴于法国是世界公认的有别于英美的西方文化大国,以及其在国际上享有的独特的文化地位,本文选取了法国这一研究对象作为西方国家的代表。本研究欲探讨中法两国主流报纸在莫言获诺奖事件上的报道差异。论文以内容分析法为基本研究方法比较中法报道展现的莫言获诺奖报道框架差异,继而试图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本文在词频统计分析与引语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了以《人民日报》和《费加罗报》为代表的中法媒体对莫言获诺奖事件的相关报道,分析了两份报纸呈现出来的议题特征,发现两者在报道框架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综合分析,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国新闻报道倾向于从文化软实力角度、中国文学的背景对莫言获诺奖事件进行解读;以《费加罗报》为代表的法国新闻报道倾向于从意识形态角度、西方文学的背景对莫言获诺奖事件解读。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