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实行文明开化,国家开始重视女子教育。到明治中后期,女子教育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大正时期女子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虽然大正时期仅存在13年,但是这一时期的女子教育影响深远。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民主主义、和平主义思潮兴起,教育界也刮起了自由、民主之风。日本政府面对这种“危险”的局面,开始强化对国民思想的控制,大力推行国家主义政策。因此,这一时期女子教育被打上特殊的时代烙印----国家主义下的“良妻贤母”主义教育思想。论文第一部分通过对女子初、中、高等教育三个方面的叙述,整体概括了大正时期女子教育的概况。第二部分主要是从明治时期女子教育政策的调整、大正时期教育思潮与民间人士的支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目的在于说明大正时期的女子教育思想转变的缘由。第三部分对大正时期女子教育的评价,首先是从女子教育的特点来看,女子教育的课程内容侧重于实用性、教育思想带有国家主义色彩的良妻贤母主义教育、女子在高等教育方面打破了男女别学的局面。其次是从女子教育对社会的影响来看,女子的知识水平得到提高,有利于女性的全面发展、职业女性的出现、女子主体意识的觉醒,但是男女教育培养方式的不平等,不利于女性真正的独立。日本大正时期的女子教育主张集中反映出这一时期日本受到国家主义观念的影响。在“良妻贤母”主义教育观的指导下,近代女子教育必然体现为实用性和保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