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事会一直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它的构成对董事会作用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已有很多文献研究多元化董事会构成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但性别元素作为董事会多元化的一个方面,近几年才慢慢得到学者的关注。虽然近年来国外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我国研究这个方面的学者仍旧较少。因此,本文选取董事会构成中的性别因素对公司绩效进行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有倡导性别平等和提高公司效益两个方面。首先从社会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提高董事会中女性成员的比重对倡导性别平等非常重要。由于我国特定历史、文化等原因,女性想要真正参与到公司决策中,还面临很大障碍。因此,本文的研究能够对解决性别歧视有一定帮助。其次,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提高女性在组织高层中的比重,能直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缺乏良好公司治理结构的环境下。所以,呼吁女性参加公司决策绝不仅仅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同情或简单的社会公平。我国专门针对女性董事的研究基本从2005年才开始,关注的学者太少,使用本土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更不多。要让政府、公司以及社会大众了解职业女性的领导力,普遍接受女性高层管理人员的存在,我们还需要更多有说服力的结果。本文选取2011年的上市公司,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女性董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能给我国对女性董事的研究有一定帮助。本文从2011年上海深圳两地2289家上市公司中,筛选样本1123家,根据CSMAR数据库中上市公司披露的相关信息,调查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中女性董事比例、女性董事分布情况和女性董事教育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在董事会成员中的比例较低,仅为15.93%,但女性董事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平均有本科以上学历。通过回归分析,本文发现董事会中女性成员比例和董事会会议频率正相关,女性对董事会行为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而女性董事比例与会计绩效(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每股收益EPS)之间不相关,与市场绩效(托宾Q和市净率PB)呈现负相关关系,表明董事会中女性董事比例对公司绩效有一定消极影响。但女性董事的受教育水平能够降低消极影响的程度。此外,女性董事的数量会影响她们作用的发挥。在拥有三位女性董事的公司中,女性董事的作用发挥的更好。本文包括五章,结构如下: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给出一个大概的研究框架,并指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预计贡献。第二章,文献综述。总结中外学者关于研究女性董事和公司绩效相关性的成果,并对成果进行评价。第三章,理论基础。首先,对国内外关于董事会构成和公司绩效关系的理论进行阐述;然后,总结心理学和社会学中研究的性别差异理论;最后,对描述女性晋升时面临障碍的玻璃天花板效应进行介绍。第四章,实证分析。首先对样本选择和数据特征进行介绍,然后根据文献综述和理论回顾提出三个假设,建立基础回归模型说明相关变量,对方程中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最后根据回归方程得出实证研究结果第五章,结论和政策建议。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推出结论,对结论进行解释,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然后从模型构建、研究方法、数据筛选和变量选取等方面剖析不足,针对局限提出改进的方向和可能的途径。目前,学术界关于董事会多元化与公司绩效关联性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但对女性董事和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还很鲜见,本文的研究能在这几方面有所贡献:首先,本文研究董事会多元化与公司绩效关系时,选取性别这一较新的角度,利用最新的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同时本文还将董事学历考虑在内,将董事性别和学历叠加后研究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降低了性别这单一属性的局限性。再者,本文在得出董事会中女性成员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后,创新性地将数据按照女性董事数量分组,通过实证验证了女性董事的数量对其作用的发挥有很大影响,其方法和角度是比较新颖的。最后,本文分析公司绩效时,引用了公司绩效的长期评价指标托宾Q值,克服了短期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市净率的局限性。又由于研究样本所处的特定年度——经济危机时期,本文还用董事会行为来侧面反映未来的公司绩效。由于水平有限以及时间仓促,本文的研究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局限性:(1)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本文只研究了2011这一年的数据,且很多公司没有完整披露董事教育水平,数据的完整性不够,可能会降低实证结果的说服力。(2)本文对女性董事的研究,由于时间限制和资料不全,未能从更多方面细分女性董事,分别研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但女性董事之间由于年龄、薪酬、职称结构、专业构成等方面不同,她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也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