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线路站点与发车方案优化:以成都公交3路为例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ka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公交系统满足乘客需求的前提下,优化公交站点位置与发车方案能节约基础设施和运营成本。然而,传统分析模型(特别是连续模型)的优化设计往往没有考虑到现实的情况,可能导致在没有物理或政治可能性的地方设置公交站(例如在信号交叉口地区)。为了提供可实施的设计方案,本文提出一种结合连续近似法、动态规划算法和NetLogo仿真的模型。
  运用公交线路优化连续模型得到最优站点密度函数和发车间隔的解析解。然后,将得到的最优站点密度函数进行离散化,其方法为对站点密度函数进行积分,在积分求值为整数的中点布设站点;对离散化的站点位置进行检查,将不合适的站点位置调整到最近的位置(满足实际约束),成为待进一步确定的偏移站点。采用NetLogo仿真和动态规划算法两种方法对偏移站点进行优化,分别得到偏移站点最优布设方案并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所述:
  (1)对公交线路进行NetLogo仿真建模,建立了四类智能体:公交车辆、公交站点、红绿灯以及出行者,各智能体之间进行交互设计,仿真中加入了红绿灯设置,使得公交线路模拟更契合实际。对6个偏移站点左右偏移50m,进行了64种站点偏移方案仿真,从而得到了最优的偏移方案和广义系统成本。
  (2)运用动态规划算法对公交线路进行建模,以广义系统成本最优为目标,实例中的6个偏移站点,将其向左或者向右偏移50-100m,以10m为间隔设置备选站点,采用顺序求解的方法对模型编程求解,得到了最优偏移方案和广义系统成本并与NetLogo仿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采用的公交线路优化方法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焦化废水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对环境存在潜在危害。而膜生物反应器则具有微生物浓度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以及出水水质稳定等特点,在去除难降解有机物方面具有优势。因此,本论文采用了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探讨了运行方式、污泥浓度、料液性质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借助于现代化分析手段研究了膜污染情况。  采用A/O和A2/O两种工艺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通过对比处理效果、分析膜污染情况,寻求膜生物反应
学位
本课题主要针对工业废气CO2对环境的污染和光催化剂本身所存在的缺陷展开,采用无机盐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组成不同的尖晶石型光催化剂,利用UV-Vis DRS、XRD和SEM等表征手段,对其光电活性、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光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焙烧温度及时间对光催化剂结构与光催化还原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光催化还原CO2的几项反应条件,并初步探讨了CoFe2O4的A、B位取代对其光催化性能的
学位
车钩缓冲器对缓冲机车及轨道车辆之间的纵向冲击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承担着机车和车辆、车辆和车辆之间的牵引力以及制动力的传递。本文针对近年来开发的新型弹性体摩擦组合式缓冲器开展特性研究并进行参数优化,以便进一步提高其各项性能指标。  详细阐述了新型缓冲器的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关键尺寸、各摩擦副之间的关系,对各零部件进行受力分析,得到各零部件的平衡方程以及力传递关系,这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针对新型
近年来,中低速磁浮交通在我国发展迅猛,目前已开通运营长沙磁浮快线和北京S1线两条中低速磁浮商业线,广东清远和湖南凤凰正在修建磁浮旅游线,规划建设的中低速磁浮线也越来越多。中低速磁浮交通的成功示范应用展示了其无脱轨风险、振动噪声小、线路适应性好的技术优势,但也暴露出不少工程问题。其中,磁浮列车低速通过铰接式钢道岔梁时的振动过大问题,至今仍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因此,建立更精细的磁浮车辆-道岔梁耦合动力
学位
在交通路网中,车辆的出行轨迹包含着丰富的出行信息,例如车辆的出行路径、出行的起止时间、经过的路段和出行者对路径的选择行为等信息。因此通过对路网中所有车辆的出行轨迹进行深入分析,即可获的整个路网的交通运行状况,能够全面、系统的再现路网中车辆的运行场景,为分析城市交通需求的结构和时空分布特征提供数据支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智慧城市的建设,使得像电子警察、卡口等智能抓拍设备逐渐增多,这为大范围、成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