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杨同桂东北史地著述及其文献学贡献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m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同桂自幼随父亲来到东北,宦游多年,官至长春知府。同时杨同桂还是清末东北地区著名的学者,在学术上也有很大的成就。他撰写了《沈故》,与孙宗翰合撰了《盛京疆域考》,参与《吉林通志》的编修,与秦世铨合撰了《吉林舆地略》,与李桂林、秦世铨合撰了《吉林舆地图说》。这些著述都是关于东北地区历史地理方面重要的文献,为后人研究东北历史地理提供了丰富而翔实的史料。杨同桂编撰这些著述的方法对文献学有很大的贡献,为中国文献学的发展提供了范例,丰富了文献编辑的样式。本文主要介绍杨同桂的生平、著述,然后详细的对杨同桂著述的编撰方法进行分析,力图通过对杨同桂的著述和编辑方法的研究,分析杨同桂的东北史地著述的文献学价值。本文主要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杨同桂的生平与著述,分别介绍了《沈故》、《盛京疆域考》、《吉林舆地略》、《吉林舆地图说》、《吉林通志》的编辑原因和体例内容,以及《长春县志》作者的考证。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杨同桂文献整理方面的贡献,第三部分主要是分析杨同桂的方志学贡献,第四部分主要总结杨同桂的金石学贡献,第五部分主要分析杨同桂保存史料的贡献。
其他文献
<正>2009年高考后,笔者发表题为《也说清朝前期的对外贸易》[1]的短文(以下简称《也说》),对"文综"安徽卷第36题提了一点批评性意见。安徽师范大学欧阳跃峰老师撰写《高考试
焊接工程是钢制压力管道工程施工中的关键过程和主要过程,焊接过程的质量控制对保证压力管道工程的安装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分别从焊工、材料与焊材、焊接工艺文件、焊
本文采用液相还原法还原硫酸铜制备铜纳米颗粒,并对所得到铜粉进行颗粒大小的测定,并对所制得铜粉的纯度及其光学性能、电性能的测量分析。将铜包覆在二氧化硅上并对其电性能进
本文分析了全球化条件下品牌竞争力发展的新趋势 ,以及我国品牌竞争力全球化矛盾的二元性 ,认为结症在于国家政策机制和企业战略机制的双重缺陷 ,继而初步提出我国品牌竞争力
本文试图融合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 (RBV)与“结构 -行为 -绩效”(SCP)的分析框架来解释集群竞争优势。特定的资源和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来源 ,集群作为一种中间组织形式构成了新
Markowitz在1952年提出基于均值-方差模型的投资组合理论,使资产配置跨入了数量化的时代,但是这个模型不能很好地融合投资者的主观观点。而1992年开始为人所知的Black-Litter
<正>高考试题的反拨功能日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通过试题不仅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点的反思。所以,命题者要抓住问题本质对材料进行
<正>审视之一:从课程目标角度看"过程与方法"目标。课程目标这一概念在我国出现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2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暂行课程标准"中包括课程目标、时间分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是否有显著影响,影响多大?为研究此问题,本文在新古典人口流动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构建了中国特色的人口流动模型。在此基础上,
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PPCPs)是一大类与人类关系密切,种类繁多,应用非常广泛并且备受关注的“新型”环境污染物。全球每年PPCPs的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