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肠球菌属的感染危险因素及其耐药性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ehua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导致住院患者肠球菌属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制定防范措施,分析此类肠球菌属的耐药性,为临床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方法:   病历资料:病例组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7(±16.7)岁,为我院2007年—2010年肠球菌属感染(尿、血液、引流液、创面分泌物、胆汁、胸腹水和脑脊液引流液、导管及其它标本肠球菌属培养阳性病例)的住院患者;对照组60例,男性30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57(±16.4)岁,为同期住院,未发生肠球菌属感染住院患者,与病例组年龄(±5岁)、性别、住院科室、主要诊断(基本一致)等,病例组与对照组均为依据条件在HIS系统上随机选择,病例组与对照组进行1∶1病例对照配比研究。调查项目包括:年龄;性别;入出院日期;住院天数;肠球菌属检出日期;入院时病情;基础疾病;入院时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入院时白细胞数;是否入ICU;在肠球菌属检出前是否有手术、侵入性操作(中心静脉导管、尿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透析、免疫抑制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抗茵药物使用情况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单因素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SPSS13.0计算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   结果:   单因素分析:患者有基础疾病、入院时病情危重、合并泌尿系感染、白蛋白低水平(<30g/L)和存在侵入性操作、前期应用抗菌药物等多个变量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经回归分析(P<0.05),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OR=3.836)、白蛋白低水平(OR=1.140)、有侵入性操作(OR=0.062)和头孢三代抗菌药物的使用(OR=0.203)是肠球菌属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粪肠球菌感染发生时间平均为入院后5.4天,屎肠球菌感染时间平均为入院后15.7天(P<0.05)。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氨苄西林、青霉素G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3%、26.6%和26.6%,当发生粪肠球菌感染时可考虑选用上述药物,对左氧氟沙星、氯霉素耐药率低于50%,而屎肠球菌对上述药物的耐药率在53.3%~93.3%之间;肠球菌属对高浓度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亚胺培南、莫西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四环素、利福平等耐药率均偏高。粪肠球菌仅对奎奴普丁/达福普丁的耐药率高于屎肠球菌,分别为56.7%和23.3%;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3.3%、3.3%和3.3%,屎肠球菌对替考拉宁耐药率为3.3%,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   结论:   肠球菌属感染住院患者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白蛋白低水平、有侵入性操作和前期应用头孢三代抗菌药物是肠球菌属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不建议应用高浓度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亚胺培南、莫西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四环素、利福平等治疗肠球菌属引起的感染;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呋喃妥因等的耐药性要好于屎肠球菌。奎奴普丁/达福普丁更适用于屎肠球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肠球菌属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有很好的敏感性,为治疗万古霉素敏感菌株感染的首选用药。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细胞实验证实西妥昔单抗耐药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诱导敏感细胞发生耐药的机制,对外泌体通过携带miRNA靶向PTEN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同
唐朝音乐种类多样,其中,“边地大曲”是唐朝音乐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文章介绍了唐代边地大曲的由来,分析了边地大曲的歌辞的来源,阐述了唐代边地大曲的地域和音乐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