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已普遍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然而,由于英语教师的主观因素及其他客观因素,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并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多模态是指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之间的互动方式。在多模态教学中,主要强调把多种符号模态(语言、图像、音乐、网络等)引入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能够参与到学习中来,刺激学生在记忆的同时产生多方面联想,从而达到增强知识的记忆效果。如今多媒体教学已趋向于多模态化。自从新伦敦小组(New London Group)倡导把多模态应用于语言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和多模态意义的建构能力以来,多模态便受到了学术界广泛关注。西方学者对多模态与外语教学的研究主要倾向于具体学科的实证研究,国内对多模态外语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多为理论研究,实证方面的研究很少。而英语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基础,它对语言交际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的语法教学多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学习收效甚微。本研究在多媒体环境下,基于多模态理论构建了多模态语法教学模式,探索其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有效性。本研究以榆林市响水中学初中二年级英语水平无显著差异的两个自然班为实验对象。一个班为实验班采用多模态教学,另一个班为控制班采用传统教学。教学内容为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实验历时六周,旨在探讨多模态教学对英语语法教学的效果。(1)实验实施前,研究者对该校二年级学生随机进行了关于语法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2)研究者根据多模态理论设计了语法教学课件,并对其进行先导实验,确保其信度可靠。随后对实验班进行多模态教学,对控制班进行传统教学。课堂教学结束后,分别对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即时测试,两周后进行延时测试。(3)两次语法测试之后,对实验班进行及时问卷调查和访谈。两次语法测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利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前测问卷分析得出:该校语法教学仍以传统3P教学模式为主,不符合青春期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生兴趣不高。学习效果甚微。(2)根据前后两次语法测试成绩分析得出:在即时测试中,实验班与控制班成绩(P=0.022;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延时测试中,实验班与控制班成绩(P=0.044;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两次测试中,实验班成绩均高于控制班。多模态语法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有效。(3)实验后问卷和访谈分析得出:多数实验班学生较认同多模态教学模式;认为该模式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增加文化意识;降低焦虑;并希望将多模态教学应用到今后的语法教学中。根据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语法教学应当注意学生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2)多模态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多种模态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课堂互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提高语法学习效率。(3)大多数学生对多模态教学持积极态度,认为其对语法学习有帮助,并希望将多模态应用到以后的语法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