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功能是保育自然环境并给人们提供休闲活动的空间。对于一般的风景名胜区来说,植被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背景要素,在造景和环境方面起着显著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惠州市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长期居住在城市的人们在闲暇时间更向往清新闲适的休憩环境。惠州近郊的红花湖,就是这样一处满足市民需要的景区。但是目前红花湖风景区的植被规划存在许多问题,为此对惠州市红花湖风景区的景观需要重新改造。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的风景名胜区的植物设计理论和发展情况的回顾,以及相关概念的解析,对风景名胜区的植物景观资源的重要性和如何规划、配置做一个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进一步地,以惠州市红花湖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对红花湖景区植物的实地调查研究和分析,相关数据的收集及基础资料的分析,对该景区的植物景观资源现状进行了评价,提出一些植被景观改造原则,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造设计方案。
全文主题内容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内容,回顾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及我国实践情况。第二章解析风景名胜区的概念及其类型、景区内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和植物景观资源的评价方法。第三章是分析当地的自然条件,评价红花湖景区的植物景观资源现状。第四章是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植物资源的现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在这里主要分为三部分讨论:一是坡上植物的改造,二是道路两旁的植物改造,三是一些局部空地上的小公园建造设计方案。第五章是全文的总结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