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话语指的是篇章中不涉及命题意义的话语。首先由Harris提出,在Williams和Hyland等学者的研究中日益完善。它用来连接文本、组织语篇,对读者起提示、激起兴趣、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联系等作用。元话语没有实际的命题意义,就像植物的根茎,连接着花和叶。与元话语互为补充的是命题性话语,指的包含命题,有实质内容的话语。本研究采用了两个数据库。第一个数据库为我国大学生英语作文,数量为400篇。按照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分为两组,每一组50名同学,每名同学完成四篇指定话题作文。数据库二来自于一本美国大学生优秀作文选,包含众多体裁。本研究从中选取了和数据库一相同的两种体裁-事理性说明文和议论文。数据库二样本较少,只有16篇,因此在本研究中作为一个参照,不进行定量分析和数量对比,而是定性分析。本文研究对象是我国大学生英语作文开头段中的预告语。国内外鲜有对这一项目的研究。国外研究中对文章开头部分的研究中提及了预告语的存在,对预告语的作用进行了简单介绍,即提示下文内容或提示作者动向。但是预告语在不同水平学习者写作中的具体使用情况是一片没有开发过的领土。本文主要通过对比不同水平学习者的预告语的语言特征,对写作教学提出一些建议。语言特征包括词频、模糊词和具体词、下指词、第一人称代词和修辞问句。除此5项语言特征,本研究把预告语按照有无命题内容分成两类:元话语类预告语和命题类预告语。通过比较高低水平组的预告语类型,揭示语言水平差异对元话语类预告语和命题类预告语的影响。在语言特征分析中还会提及到体裁差异带来的预告语的使用差异。400篇文本根据体裁不同分成议论文和事理性说明文,这两类体裁的预告语使用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整体呈现高度模式化。整体来说,低水平组使用较多的概括词,提供给读者较少的实质信息;语言水平不同的学习者书面文本口语化的程度不同,低水平学习者使用更多的下指词;修辞问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句,它作为一种语言结构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或者作为陈述句变体;高水平学习者较多使用命题性预告语.由研究我们总结出一些写作建议:学习者应该在预告语中包含较多信息,选择使用具体词,更多的使用命题性预告语,而不是简单的模式化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语言选择,使其语言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