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迅猛发展的时期,高等学校经费短缺与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并存。高等学校迫切需要建立与发展形势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规范财经工作和经济利益的分配,理顺财务关系,加强财务管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维系一所高等学校正常运转最重要的是争取资源的能力和配置资源的水平。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对高等学校事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重大的影响。而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其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财务状况,乃至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但是目前高等学校预算管理工作还存在理论不成熟、体系不健全、编制方法不科学等问题,因此有效的解决高等学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关系高等学校的发展。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预算管理作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高等学校年度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货币表现,也是学校组织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高等学校预算管理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预算管理已成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目前,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资金流量迅速增加,如何创新管理理念,实现高校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已成为高等学校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当前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首先对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进行了简介;其次在分析我国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就目前高等学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然后介绍了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高等学校的预算管理的特点;最后对于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提出完善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即加强对预算的绩效评价分析工作,借鉴西方国家在预算绩效评价中的经验,总结我国高校预算管理中的评价指标,提出建立高等学校预算评价指标体系,发挥财务分析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