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日益扩大,翻译活动扮演的角色也随之越来越重要。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翻译成果深入我国各个领域,看似繁华的背后实则隐藏众多问题,颇为引人注意的是翻译作品质量的下降。译文与原文内容的偏差影响导致目的语读者对原文的把握,甚至造成读者对源语文化的误解。形成究其原因主要为不少译者的不严谨之风。在翻译活动蓬勃发展的今天,此态度是绝对不可取的。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就“如何跨越语言、文化障碍,如何实现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做了探讨。本文拟从探讨翻译活动的本质和功能入手,总结归纳中国翻译活动中的两种主要倾向:直译和意义。继而探究翻译的实质,即: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实现译文和原文信息、效果的一致。继而分析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翻译活动中会遇到重重障碍,只要译者充分发挥能动性,通过借助行之有效的操作手段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忠实于原文的译作总是可以实现的。由于各方面限制,百分百的忠实于原文很难实现,但为此做出的努力不应该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