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桥梁近断层地震易损性分析

来源 :石家庄铁道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ingcha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地震断裂带分布广泛,高速铁路的建设会不可避免的处于断层附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加强了对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公路桥梁的抗震研究,而关于高速铁路桥梁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减隔震技术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抗震手段,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小结构的损伤,但是诸多学者对其抵御近断层地震动的可行性持不同观点。因此,研究近断层地震下高速铁路桥梁以及采用减隔震技术的高速铁路桥梁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高速铁路桥梁进行了近断层地震的易损性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限位型减隔震支座,并以新型支座为例,对减隔震高速铁路桥梁进行了近断层地震易损性分析,进而评估了减隔震设计思想对于高速铁路桥梁抵御近断层地震的有效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近、远场地震作用下的高速铁路桥梁进行了地震易损性分析。基于IDA方法建立了近、远场地震数据库,比较了高速铁路桥梁在近断层地震和远场地震作用下的易损性曲线,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峰值加速度PGA相同时,与远场地震相比,近断层地震的破坏性更强,具有更大的危害性,抗震设计时应考虑近断层效应;从近断层地震动自身特征出发,在相同的地震强度下,与前方向效应相比,滑冲效应更具有破坏性;为预防超烈度地震尤其是近断层超烈度地震,应提高相应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2)为分析采用减隔震技术的高速铁路桥梁的抗震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限位型减隔震支座。新型支座以传统的盆式支座为基础,将减隔震技术和限位功能集成于一体。对新型支座进行了足尺模型试验,提出了其数值模型,并对支座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新型支座集成减隔震和限位功能方便了设计和施工,降低了成本,且支座将地震易损部件模块化,易于震后的修复;新型支座具有良好的减隔震和限位效果;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结构的设计和施工特点,优化支座参数,以取得更好的减隔震和限位效果。(3)对采用上述新型支座的高速铁路桥梁进行了近、远场地震易损性分析。对比了高速铁路桥梁和减隔震高速铁路桥梁的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相同地震强度时,新型限位型减隔震支座能够有效地减少高速铁路桥梁的地震响应,且新型限位型减隔震支座对近断层地震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高速铁路桥梁可以采用新型限位型减隔震支座等相应的减隔震措施以保障高速铁路桥梁的地震安全性。
其他文献
为了揭示我国无居民海岛自身特征蕴含的对开发顺序的客观要求,文章基于海岛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分析,从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学和国土安全学的角度阐述无居民海岛开发的影响
综述了碳/碳复合材料等温CVI制备工艺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致密化过程和热解碳的形成机理,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橄榄石型LiFePO4正极材料具有原料来源丰富、无毒、环境友好、理论容量较高、热稳定性和循环性能好等特点,有望成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介绍了LiFePO4正极材料的结构、
目的 探讨miRNA(miR)-31对宫颈鳞癌siHa细胞系侵袭性的影响及其可能存在的作用靶点。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印迹对比宫颈鳞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及siHa细
自1980年开始,利用从法国引进的长灯笼形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LANES"为不育源,通过回交转育方法,于1984年选育出羊角形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21A"、灯笼形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8A
从单个自然事件到整体声场,声音包含各种有助于人类理解周围环境的信息。近年来,已经提出了几种自动分析这些信息的新颖方法,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应用。音频场景识别通过分析
伴随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人们对各种网络信息的需求量也显著增加,这就对网络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在通信网络资源管理上还存在信息描述不够规范、缺
川剧作为巴蜀地区历史的映射,是具有深厚艺术底蕴的戏剧形态,独特的衍生与发展环境让它注定独树一帜。在现代川剧演出中舞台美术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它不仅可以辅助演员表
选用20只青年期(2.5月龄、体重1.9 kg)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成4组.其中, 试验组Ⅰ、Ⅱ和Ⅲ分别饲喂在低蛋白(10.12%)基础上添加1%、2%和3%尿素的日粮,另以仅饲喂基础日粮为对
钢的热加工性能是钢的热轧工艺设计的基础。奥氏体钢在热加工中涉及到众多的物理现象,如动态回复、动态再结晶、静态回复、亚动态再结晶、静态再结晶和晶粒长大。一个优秀的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