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地方政府控股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ceansp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我国银行业“第三梯队”的城市商业银行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商业银行是在城市信用合作社基础上,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组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主要任务是融通资金,为本地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截止2010年底,我国共有城市商业银行147家,从业人员206604人,总资产达78526亿元,税后利润达769.8亿元’。城市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体系内的地位和影响力有了明显提升。城市商业银行从建立之初就深深的烙上了地方政府的印子。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城市商业银行暂行管理办法》,其中第二十三条指出:“城市商业银行股东由当地企业、个体工商户、城市居民和地方财政入股资金构成。其中,地方财政为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30%左右,单个法人股东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10%,单个自然人持股比例不能超过总股本的2%。”这一规定直接导致了地方政府在城市商业银行股权中“一股独大”的主导地位。此后有关地方政府控股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问题就一直是业内争论的焦点。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控股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为什么要控股城市商业银行?地方政府控股一定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吗?本文将运用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地方政府控股对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对正处在转型期内的城市商业银行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首先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与观点作了简要概述。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对地方政府控股城市商业银行的利与弊这一问题学者们存在较大分歧,未能形成一致观点。国外理论主要有金融深化论与金融约束论、“发展型”理论与“政治型”理论。“发展型”理论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自己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充分把握鼓励金融机构向私人部门贷款,为市场中的行为主体充当信息和交易平台,促进标准化合同和相关司法程序的完善与执行。“政治型”理论认为,政府占有银行所有权对私人融资有“挤出效应”。并且,政府以股东身份干预银行经营管理会对银行的经营效率产生负效应。同时,二者都认为政府对银行所有权的控制在那些收入水平较低、经济不发达、经济体制不健全的地区和国家更容易出现。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及国有法人股过于集中;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甚至没有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激励机制过于行政化等方面。其次,文章对股权结构的相关经典理论进行了梳理。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原理、委托-代理机制和政府控股商业银行的相关理论。目前,国家控股商业银行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和效率的影响的相关理论可以归纳为两种不同的说法:一个是“攫取之手”,一个是“帮助之手”。持“攫取之手”观点的学者认为,政府持股商业银行后,对银行管理人员只有软约束,不存在硬约束,因此无法从根本上防止银行管理人员的欺诈行为。这就产生了一个“委托-代理”问题。持“帮助之手”观点的学者认为,国家控股商业银行对商业银行发展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为商业银行提供隐性担保。再次,文章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现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数量和规模的发展。截止2011年2月,我国共有城市商业银行147家,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达到771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2%,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8.0%。总负债721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2%,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负债的8.0%。不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城市商业银行都在我国银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前景呈现出蓬勃生机。二是城市商业银行外部人与内部人权利分布情况的分析。目前,城市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确实存在纷繁复杂的情况。问题的核心是控制权在外部人和内部人之间的分布极为不清。双方权利范围重叠现象屡见不鲜,责任划分模糊,导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经营绩效差别明显。本文就这一现象作了专门分析。三是通过城市商业银行的其他相关数据从客观事实的角度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现状作了比较分析。具体从从业人员与机构数、资产规模、不良贷款、资本充足率、净利润、资产利润率、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等七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城市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资产规模参差不起,行业内差距较大。二是净利润增长起伏较大,主营业务优势不明显。三是资产结构单一,对传统业务依赖度较高,中间业务开展较慢,产品创新能力不足。四是贷款集中度较高,流动性风险较大。文章的第四个部分分析了地方政府控股城市商业银行的原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我国税收制度改革对地方财政的限制、地方政府融资能力有限、地方官员政绩考核制度不合理、地方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控制力的减弱、城市商业银行建立的历史渊源和法律基础、地方政府观念陈旧无法摆脱市场主导的思想。文章的第五部分是地方政府控股对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我国国内关于城市商业银行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关于城市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问题,实证研究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商业银行建立不久,各方面管理还不完善,很多城市商业银行没有公布年报,获得研究所需数据相对较难。就目前而言,公布年报的城市商业银行仅占城市商业银行总数的一半左右。城市商业银行研究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作者通过收集我国76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对现阶段地方政府控股影响和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建立三个回归方程,对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净利润、总资产收益率等四个指标进行了回归。解释变量分为四类。一是股权结构指标。包括第一大股东性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国有及国有法人股比重、境内其他法人股比重、外资法人股比重、流通股比重。二是公司治理结构指标。包括独立董事占比、独立监事占比、董事会人数、监事会人数。三是宏观经济指标。包括城市商业银行所在省份人均GDP、市场化指数。四是其他相关指标。包括公司总资产、流动性比例。文章设置了四个假设。假设1是城市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银行经营绩效成反比。假设2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与银行经营绩效成正比。假设3是城市商业银行所在省份发达程度与银行经营绩效成正比。假设4是城市商业银行国有及国有法人股比重与银行经营绩效成反比。最后得出了四个实证结果。一是宏观经济指标对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最大,这体现出了现阶段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所在省份的经济发达程度是紧密联系的。二是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只有一定影响。三是反映城市商业银行资产状况的流动性比例和总资产对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四是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对银行经营绩效无显著影响。由此,接受了假设3,拒绝了假设2,部分拒绝了假设1和假设4。最后,文章提出了作者的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首先,就现阶段来说,地方政府控股对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只有一定的影响。地方政府控股城市商业银行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初期是利大于弊的。这与不区分阶段、一概认为地方政府控股对城市商业银行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观点是不同的。其次,现阶段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主要取决于所在省份的经济发达程度、资产流动性和资产规模,与股权结构关系不太明显。这部分解释了现阶段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出现的并购潮和跨区域发展现象。作者认为现阶段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并购和跨区域发展增加资产流动性和资产规模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是有利的。现阶段城市商业银行应利用地方政府持股的优势,积极开拓市场,同时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其他文献
近年来,工程塑料已经成为塑料工业中增长最快的材料,在国内其年消费增长量超过10%,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工程塑料的使用范围不断拓宽,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建筑、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本文对何谓美育、如何开展美育及美育的重要功能进行了深刻的论述。
整体政府作为一种新的政府改革模式,既是西方政府改革的理论总结,也是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反思与超越。它以再造的官僚制组织为载体,继承新公共管理的服务逻辑,注入信息技术之
本文从拆迁安置房交付的经济实质剖析和收入确认会计依据探讨入手,通过对中国恒大集团龙岗南联拆迁安置房收入确认的三种会计处理方式的比较评析,揭示其中存在的偏差谬误,进
图像分割是指将图像中有相同或近似属性的像素分类为有独特性质的互不干涉的子区域(像素集合),使得同一子区域中的特征有一定相似性,不同区域特征有一定差异性。图像分割是轮廓检测的重要分支,其结果可以表征为闭合的轮廓曲线,一般轮廓检测算法也可以通过特殊的技术处理比如分水岭算法,将轮廓结果转换为闭合的分割图像。作为一种重要的图像处理手段,图像分割技术可以将图像分割成不同的对象,通过对象定位帮助计算机理解图像
亲属称谓系统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民族学、史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研究的佐证,对比分析中越布依语亲属称谓,找出两者异同,使两者相互补充,最大限度还原布依族本民族亲属称谓系统原
思维可视化是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方法,将原本不可见的思维路径、方法、规律通过图示或图示的组合得以呈现出来,使得思维的路径、方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