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行业是产能过剩的典型代表,我国在2016年开始对钢铁行业施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过长期努力,我国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已经初步取得成效,清除了劣质钢铁产品“地条钢”,淘汰过剩产能,供需状况改善,钢铁产品的质量和价格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比起供给侧改革前有了明显的进步,供给侧改革有力的扭转了钢铁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污染环境的现象也得到了抑制,钢铁行业已经摆脱了此前亏损的局面,逐步回到正常的利润水平。通过观察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股票行情,可以发现在供给侧改革之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现象较为严重,钢铁产品的价格较低,公司盈利能力有限,很多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股票表现不容乐观。但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力实施,钢铁行业股票从冷门股票转变为热门板块,表现强劲,价格明显上涨,公司盈利情况得到改善。股价能够反映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在行业的地位,还有预期的盈利能力。钢铁行业的股价上涨说明钢铁行业目前发展态势良好,股民看涨的情绪大于看跌。本文以钢铁行业为例,研究供给侧改革对股票价格的影响。首先选取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对钢铁行业现状进行一个总体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钢铁行业在近几年企业数量和亏损企业数都有明显的下降,钢材产量和钢铁企业利润总额自2015年达到最低后开始稳步上升。然后展开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分为两部分,回归分析和事件研究模型。在回归分析部分,首先选取申万一级行业钢铁指数作为钢铁行业股票的代表,下载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交易时间、收益率和交易量的月数据,再从中商产业研究院钢铁行业分析报告和国家统计局网站下载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和营业收入指标数据。将股票收益率、交易量、产能利用率和营业收入作为四个主要变量,对这些时间序列数据用Eviews 8.0软件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这四个变量都具有单位根,是不平稳的,进行一阶差分后变成平稳时间序列。然后使用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下一步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是检验一组变量是否是另一组变量原因的统计方法,检验结果显示产能利用率是引起股票收益率和交易量变化的原因,营业收入也是引起股票收益率和交易量变化的原因。于是进行下一步的回归分析,将股票收益率和成交量分别作为两个回归方程的被解释变量,产能利用率和营业收入是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从而得出模型结果,表明产能利用率和营业收入对股票收益率和交易量的变化的影响都是正向的。实证分析的第二部分建立了事件分析模型,事件分析模型是研究某一个事件的发生是否会使股票发生异常收益率。本文选择了供给侧改革对钢铁行业的四个典型政策来研究其对股价的影响,以事件发生的前后15天作为事件窗口长度,并选取27个钢铁上市公司的股票作为有效样本,计算股票的正常收益率、超额收益率以及累积超额收益率来判断供给侧改革对钢铁行业的股价影响。模型结果表明,供给侧改革对于钢铁行业是利好消息,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出台使股票超额收益率在短期内明显上涨。在最后,本文根据政府、企业和投资者的不同特性,给出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