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察比较烧伤病人在削痂植皮术术后24h区间舒芬太尼静脉输注泵镇痛与布桂嗪单次注射的镇痛效果,以及两种镇痛方法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0月到2018年3月长春烧伤医院烧伤科进行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16-65岁,ASAⅠ~Ⅱ级,排除标准为滥用或经常服用止疼药,认知功能障碍,对阿片药物过敏,ASA分级>III级,烧伤TBSA>30%符合上述标准之一者排除在本研究之外,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舒芬组(S组)和布桂嗪组(B组),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烧伤总面积和植皮面积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都在烧伤病情稳定后行烧伤创面的植皮手术,以静吸复合麻醉方法,进行插管全麻,待患者完全清醒拔管后,送回病房并进行镇痛,随机选择布桂嗪或舒芬太尼镇痛,舒芬太尼使用方法为:舒芬太尼2μg/kg+盐酸雷莫司琼0.3mg+0.9%生理盐水配制成100ml注入静脉镇痛泵。布桂嗪使用方法为:皮下注射100mg,至少间隔6小时,可重复使用。监测记录两组术前及镇痛后30min,1h,4h,6h,12h,24h时间点的vas分值。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尿储留,黄视,全身发麻感等的发生率。于手术前及术后1h,12h,24h两组患者分别采集静脉血,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TNF-α水平。研究结果:1.镇痛效果舒芬太尼组与布桂嗪组相比较镇痛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开始后30min布桂嗪组的vas评分低于舒芬组(p<0.05),镇痛后4h.6h.12h.24h舒芬组的vas评分低于布桂嗪组(p<0.05)。布桂嗪组起效快于舒芬组且随着镇痛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舒芬组镇痛疗效随着时间延长强于布桂嗪组。2.两组间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TNF-α水平舒芬太尼组与布桂嗪组术前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h,舒芬太尼组和布桂嗪组TNF-α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术后12h,24h,舒芬太尼组与布桂嗪组TNF-α水平与术前比较都有差异,TNF-α水平低于术前(p<0.05)。舒芬太尼组与布桂嗪组组间各个时间点的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布桂嗪单次皮下注射起效快于舒芬太尼静脉输注泵镇痛,但随着时间延长舒芬太尼静脉输注泵镇痛效果强于布桂嗪组,且维持时间久,浓度恒定,操作方便。2.术后镇痛作用期内,尽管舒芬太尼与布桂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机体的炎症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TNF-α的水平,术后明显低于术前。但是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