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安派出所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是集防范、管理、打击、服务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战斗实体,派出所的工作质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警务改革的成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安派出所警务改革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以户口管理为重心的静态管理、以严打整治为重心的治安管理、以治安防控为重心的综合管理、以社会治理为重心的科学管理四个阶段。西方国家的警务改革经历了四次代表性的革命性变革,对世界警务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警务改革的成熟和完善。纵览国内外警务改革实践,日本的交番制度、新加坡的邻里警岗等国外先进经验,以及香港的“规范警务”、武汉的“主动警务”、天津的“五小警务”等国内成功做法,都值得学术界和各地公安机关参考借鉴。目前,徐州公安派出所警务改革大致以“警组制”、“大部制”和“大部制+警组制”为主,虽然有效促进了派出所职责作用的发挥,维护了全市社会大局稳定,但也存在着职责边界有待明晰、勤务运转不够高效顺畅、基层基础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法管理的规范性有待提高、投入保障的力度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思想认识层面有误区、考核导向存在偏差的原因,也有警力配比不足现象普遍、组织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的影响。鉴于此,本文认为加强和改进徐州公安派出所警务改革,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从厘清派出所与侦查打击部门、巡逻防范部门、其他警种部门的关系入手,科学厘清派出所的职责边界,为警务改革奠定基础。二是从充实派出所警力、重组派出所内设机构、同步调整考核导向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勤务运转效率。三是从突出源头信息采集、加强治安要素管控、融入网格化社会治理方面入手,完善社区警务服务。四是从强化执法培训、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执法保障三个角度入手,加强执法监督管理。五是从加大保障下倾、推动警力下沉、科学考核评估三个层面切入,增加警务投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