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本视角下的高校—企业技术转移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习和创造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能力日益成为企业成长、经济发展的源动力。面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单靠中国企业自身力量往往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企业与高校进行紧密的技术合作的必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从高校技术转移的实践来看,虽然中国高校每年产生为数众多的技术成果,但是能够被转移到企业手中并形成实际生产力的技术成果却很少。对中国企业来说,错失高校的技术转移,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会困难重重;对高校来说,如果技术成果长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社会支持高校发展的热情会逐渐降低。可见,无论对企业还是高校来说,促进高校-企业技术转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包含企业、高校和政府在内的三方博弈模型,用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探讨了高校进行技术转移的机会成本及相关因素对于技术转移的影响。我们发现:高校进行技术转移的机会成本对其积极性具有决定性影响。机会成本越高,同等转移难度(知识粘性)下,技术知识被转移到企业的可能性越低;即使是知识粘性较低的技术,只要机会成本超过某一阈值,该技术也会因无法转化而被废弃,造成知识资源的浪费;此外,技术产业化的收益越大或者政府能够为技术转移提供更多的激励,高校进行技术转移的积极性越高。本文利用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上述结论的可靠性,证明了高校在进行技术转移时会受到机会成本的负面影响,这一影响显著存在且稳健。利用上述结论,本文结合中国实际分析了阻碍高校-企业技术转移的体制和机制因素,包括学术绩效评价体系不合理所导致的高校过于注重知识创造而忽略技术转移;由于缺乏具有公信力的独立学术评价机构,技术转移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难以被客观地量化,导致政府难以对技术转移提供足够的激励;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导致高校事实上难以享有足够的利益,进而导致高校不愿花费精力进行技术转移。针对上述因素,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生命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生命教育是教育最原初的任务,也是最重要的任务。现代社会以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社会的到来、全球化的生成为特点,这些特点
<正>河池至都安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兰州至海口公路和国道主干线重庆至湛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五纵八横八支线"中南丹至东兴公路的重要路
2005年,H大学将新的转专业政策纳入学籍管理,自此以后H大学的转专业政策开始出现一系列的变化。2007年,H大学在学籍管理基础上出台转专业细则,将转专业的条件、程序及管理做了具
教育界已达成共识:十年树人,百年树木,教育为本。当今时代,无论是知识经济大潮的涌动,还是各行各业的求贤似渴,无论是国际竞争的白热化,还是高科技领域中的你追我赶……其核
BOT"建设—运营—移交(Build-Operate-Transfer)"融资模式是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基础设施中成功运用的一种融资途径。文章简述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况为研
目的探讨间歇性肺康复训练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70例IPF患者纳入了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进行为
由于教育资源事实上的不均衡,引发了诸如“择校热”等社会现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虽然出台了禁止“择校”的政策规定,但无法根本解决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城市中小学教育多年
针对传统零售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展开相关研究,特别是对如何对企业进行新的定位、如何培养适应企业转型的新型人才、如何使线下实体门店与线上销售齐头并进的研究,以期
仓储管理是物流的基本活动之一,是确保生产顺利进行的物资供应地,是产品销售的最后出口。合理的仓储管理不仅是企业优秀文化的象征,更能加速企业物资周转,降低资金占用,确保
中学生参加校外辅导的情感体验是本研究所关注的重点,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相结合,对广州市学大教育机构的中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了抽样调查。以布鲁姆和克拉斯沃尔的教育目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