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有限的化石能源趋于枯竭,开发清洁、高效、可再生的新能源已成为全球十分紧迫的任务。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清洁、安全的绿色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聚电解质膜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对燃料电池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氢氧根离子交换膜能够有效地克服传统质子交换膜(如Nafion膜)甲醇透过率高和需使用铂催化剂的缺点,因而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目前开发的氢氧根离子交换膜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薄膜的电导率较低,稳定性较差等,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必须从膜材料的基础问题入手。众所周知,Nafion膜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含氟聚合物的主链结构,它赋予Nafion膜出色的稳定性;另一个是氟磺酸的强酸性,它赋予薄膜高的电导率。季胍作为一种有机强碱,具有高的电导率和稳定性。因此,我们想将两种材料的优势进行优化组合,设计、合成出这样一种聚合物材料,其主链为含氟聚合物,离子基团为季胍基团,从而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氢氧根离子交换膜。目前,通过含氟聚合物的辐射接枝制备氢氧根离子交换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调控聚合物的结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为设计合成结构和分子量可控的含氟聚合物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而目前文献中关于氟烯烃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报道较少。关于季胍聚合物的合成及用于氢氧根离子交换膜的研究报道也不多。因此,本论文开展了含氟聚合物和季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首先设计合成了多种链转移剂,研究了氟烯烃与非氟烯烃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建立了氟烯烃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方法,然而得到的含氟聚合物成膜性较差,无法直接用作氢氧根离子交换膜材料。因此,我们选取成膜性较好的聚苯醚作为主链材料,尝试了一种合成五取代胍的新方法,成功地制备了侧基为季胍基团、主链为聚苯醚的氢氧根离子交换膜。此外,还研究了一种新的季胍单体及其聚合物的合成,并初步研究了该单体及其均聚物的抗菌性能。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概括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考察了三氟氯乙烯与乙烯基醚(苯基乙烯基醚和丁基乙烯基醚)的自由基共聚。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在自由基引发或者γ射线辐照下,苯基乙烯基醚和三氟氯乙烯无法发生聚合反应,而丁基乙烯基醚和三氟氯乙烯则能够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同时,设计合成了乙氧基二硫代甲酸苄酯,并在其存在下,实现了三氟氯乙烯和丁基乙烯基醚的室温v射线辐照聚合反应。实验结果显示,聚合物的分子量随着单体转化率线性增长,并且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较窄,聚合反应是对单体浓度为一级动力学过程。通过扩链聚合反应,制备分子量可控的嵌段聚合物。这些结果充分说明,聚合反应具有良好的活性特征。通过1HNMR、19F NMR和13C NMR表征了共聚物的交替结构,并采用TGA和DSC研究了共聚物的热性能。相关研究结果为氟烯烃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奠定了基础,并为含氟氢氧根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2.对氯甲基苯乙烯是一种常用的功能单体,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功能高分子的合成。我们研究了三氟氯乙烯与对氯甲基苯乙烯的自由基共聚反应。以BPO为自由基引发剂,进行了三氟氯乙烯与对氯甲基苯乙烯的普通自由基聚合,并通过1H NMR和19F NMR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三氟氯乙烯和对氯甲基苯乙烯倾向发生交替共聚。采用黄原酸酯作为链转移剂调控氟烯烃的聚合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只能够调控非共轭单体(如醋酸乙烯脂、N-乙烯基吡咯烷酮等)的活性自由基聚合。我们采用一种三硫代碳酸酯(S-正十二烷基-S’-(2-甲基-2-丙酸基)三硫代碳酸酯)作为RAFT试剂,用于三氟氯乙烯和对氯甲基苯乙烯的RAFT共聚反应的研究。实验结果说明,聚合反应过程服从活性自由基聚合的规律。聚合物的分子量随着单体的转化率线性增加,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较窄,并且聚合反应是对单体浓度的一级动力学过程。三氟氯乙烯和对氯甲基苯乙烯的RAFT共聚物经过季铵化和离子交换后,得到的聚合物成膜性较差,无法应用于燃料电池中。为了改善聚合物的成膜性,我们采用三氟氯乙烯和对氯甲基苯乙烯的RAFT共聚物为大分子链转移剂,合成了丙烯酸丁酯的嵌段聚合物,这一聚合物可用于阴离子交换膜的研究。由于时间关系,后续研究工作有待今后进行。3.在室温下,通过氯苄和1,1,3,3-四甲基胍反应,合成了一种五取代胍,2-苄基-1,1,3,3-四甲基胍,这是合成五取代胍的一种新方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避免使用草酰氯或者三氯氧磷等刺激性试剂和分离提纯简单的优点。我们以2-苄基-1,1,3,3-四甲基胍和溴代聚苯醚为原料,制备了含有季胍基团的聚苯醚氢氧根离子交换膜,并发现溴代率为52%的聚苯醚制备的氢氧根离子交换膜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因此,对材料的结构及基本性能,如离子交换容量、吸水率和溶胀率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不同的阴离子(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薄膜的电导率,并计算出离子传输的活化能。此外,通过TGA测试了薄膜的热稳定性,并且将薄膜浸泡入60℃1M的NaOH溶液48小时后,测试其电导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这些主要的性能可以满足燃料电池的基本要求。4.通过对氯甲基苯乙烯和1,1,3,3-四甲基胍反应,合成了一种可聚合的五取代胍,1,1,3,3-四甲基-2-(4-乙烯基)苄基胍,并研究这种新型的含胍单体与苯乙烯的自由基共聚动力学。为了理解胍单体的共聚反应特征,我们采用Fineman-Ross法、Kelen-Tudos法和extended Kelen-Tudos法计算出了含胍单体和苯乙烯的竞聚率。采用碘甲烷为甲基化试剂,1,1,3,3-四甲基-2-(4-乙烯基)苄基胍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可聚合的六取代胍盐,1,1,2,3,3-五甲基-2-(4-乙烯基)苄基胍盐,并以AIBN为自由基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了胍盐单体的均聚物。通过抗菌实验,我们发现1,1,2,3,3-五甲基-2-(4-乙烯基)苄基胍盐及其聚合物均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因此,季胍聚合物不仅可以作为阴离子交换膜材料,而且是一种新型抗菌高分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