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辐照损伤及晶界交互作用分子动力学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wang4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辐照损伤是核反应堆中服役材料失效的重要原因,辐照诱发点缺陷与材料中的已有缺陷如:位错、晶界、相界等或辐照产物如He,H等相互作用,使材料的显微组织发生变化,进而引起材料的宏观行为发生变化如:肿胀、硬化、非晶化和脆化等,最终使材料失效。晶界作为材料中的已有缺陷,通过与辐照诱发点缺陷交互作用,影响材料的辐照损伤程度;钛及钛合金因其所具有的多种优良的特性,成为未来快中子反应堆以及核聚变堆中包壳材料和结构材料的候选材料。本文研究单晶及含有晶界的α-Ti体系,在辐照初期,由初级碰撞原子(primary knock-on atom, PKA)引起的级联碰撞过程。采用的方法为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 MD)首先基于辐照损伤这一物理过程的特殊性,对经典分子动力学方法做了相应的调整,以适用于辐照损伤研究;随后采用调整后的分子动力学程序对单晶及含有晶界的a-Ti体系的辐照损伤初期阶段-级联碰撞过程进行了模拟。其中模拟的环境温度固定在100K,模拟的初级碰撞原子(PKA)能量范围选为0.5-5keV(对应的中子辐照能量约为12.5-125keV),并根据所选PKA能量大小改变模拟体系包含的原子数。具体研究分为两部分:单晶体系和含有晶界体系。对于单晶体系,通过引入PKA原子模拟级联碰撞过程,并分析其特征,辐照诱发点缺陷分布、数量及随时间演化过程,从而了解中子辐照引起材料损伤过程;通过模拟不同PKA方向对级联碰撞过程的影响,分析密排六方Ti在辐照损伤中的各向异性性;通过改变PKA能量来模拟不同能量的中子辐照情况。对于含有晶界的体系,在单晶体系中加入不同结构的晶界,通过改变PKA距晶界中心面距离,即改变晶界与损伤区域的作用范围,研究晶界与辐照诱发点缺陷的交互作用,结果显示晶界具有辐照诱发点缺陷“阱”的作用,其对点缺陷的“吸收”效率依赖于晶界与辐照损伤区域的重合程度;不同晶界结构的研究表明,晶界对辐照诱发点缺陷的“吸收”效率受晶界两侧晶粒匹配程度的影响。在以上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研究者关于高能晶界的研究结果,讨论了本课题进一步研究内容。本文通过模拟原子尺度下钛体系中辐照损伤的动态过程,研究了辐照损伤初级阶段级联碰撞过程的主要特征以及晶界作为点缺陷“捕获器”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可对近年来纳米晶材料抗辐照性好于相应的多晶材料的实验研究报道做出相应的解释,并为未来的核材料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尤其是使得材料具有最佳抗辐照性能的晶粒尺寸问题,与本研究具有某种程度的关联性,因此本研究对其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薄板冲压成形是汽车制造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制造技术,汽车覆盖件大都是采用薄板冲压成形得到的。在板料成形过程中,使板料变形的外力有压边力和接触力,压边力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接触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舒适性、可行性,为高血压患者选择更安全、舒适、可行的胃镜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40例我院诊中心胃镜室自愿接受电子胃
轧辊及工艺辊是钢铁企业的关键生产工具,其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所轧制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控制问题,同时,对钢铁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也有直接的影响。论文以国内某钢铁企
屯城是古代常见的军事防御工事,也是历代中原政权实施屯田戍边之策、经略西域的重要物质载体,尤以唐朝最为典型。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唐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并设安西四镇,
动物的适应能力表现在适应环境改变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能量的分配,动物机体会根据内部资源重新分配有限的能量,以使机体达到最佳的适应度。而冷应激引起的生理性反应中最先出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睡眠医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近些年来OSAHS对儿童的危害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信息技术的创新与迅速发展使会计理论和实务发生了巨大变化。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重心由会计核算转为内部控制、财务分析和风险管理等管理领域。外部环境变化对会计人才职业知
【背景】托吡酯(TPM)是一种新型广谱抗癫痫药,可用于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部分性发作伴或不伴继发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的附加或单药治疗,也可用于Lennox-Gastaut综合征
检察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一直是近年学术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也对司法改革特别是检察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充分探讨这一问题,本刊编辑部特
电致变色薄膜材料因具有光电性能可连续可逆的变化,并可由人工调节这一特殊的性能在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应用在电致变色器件上存在着极大的应用潜力,因此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