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和无线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各种服务。其中,视频业务已经成为当前移动用户的主要业务。受限于当前的移动网络带宽,目前的视频业务主要以非实时性业务为主。实时性视频对无线网络的带宽要求较高,对于带宽有限的单一的无线网络,显然无法为用户提供低延时的实时性视频业务。即便是到下一代5G网络中,随着用户量的增大,无线网络也将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幸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和无线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各种服务。其中,视频业务已经成为当前移动用户的主要业务。受限于当前的移动网络带宽,目前的视频业务主要以非实时性业务为主。实时性视频对无线网络的带宽要求较高,对于带宽有限的单一的无线网络,显然无法为用户提供低延时的实时性视频业务。即便是到下一代5G网络中,随着用户量的增大,无线网络也将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幸运的是,异构融合的无线网络将是未来网络发展的大趋势。现有研究已证实通过融合不同的网络资源,同时并行为用户提供服务,可以显著提升用户传输带宽。因此,研究异构无线网络下的实时视频传输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异构无线网络下的视频传输技术,尤其是异构无线网络下的多路并发传输技术。现有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分流策略可以提升在异构无线网络下的多路并行传输效果。然而,根据调研,终端通过多路传输在获得带宽增益的同时将付出更大的代价,比如功率或资费。因此,如何折中带宽增益和代价,提升用户的QoE是当前异构无线网络实时视频传输技术应用的关键。本文,基于带宽增益和代价建立用户的多路并行传输QoE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最大化用户QoE为目标,提出了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基于用户QoE的视频分流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下自适应调整视频多路分流方案,提升用户的QoE。另一方面,虽然通过多路并行传输技术可以提升视频传输带宽。但是,无线网络信道还是存在时变性问题,固定码率的视频传输在带宽不足时依然可能存在丢帧。本文,在传统的单路视频传输码率控制方法上进一步结合多路并行传输特性,提出了基于多路并行传输缓冲状态的低时延实时视频传输码率控制方法。具体地,本文通过建立多路并行传输下的视频帧端到端时延模型,预测在低时延约束下的视频帧比特数上界,并以此提出以视频质量提升为目标,端到端传输时延为约束的自适应码率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带宽时变下依然可以有效保障低延时,提升视频质量。最后,本文基于网络信道仿真设备在Linux系统上搭建了实时视频多路并行传输系统,并将上述所提算法在实际测试平台上进行测试验证。测试结果符合预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具有较好的理论支撑,在实际系统中依然具有较好的性能,可以为相关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铁路运输以其运量大,铺设范围广而成为大多数人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为了满足乘客的多样化需求,铁路客运站的设计越来越倾向于立体化,力求打造出一站式换乘的多功能综合型交通枢纽,但由于其自身的空间封闭性,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将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损失。因此,研究铁路客运站内的安全疏散问题十分有必要。本文从铁路安全疏散设计要求入手,分析了铁路客运站内客流的特点与站内布局设施对疏散的影响。接着,收集客运站内乘客
单个移动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军事以及服务业等领域,并对人类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然而面对日益繁琐的任务需求,单个移动机器人的执行能力有限。相比单机器人,多移动机器人协同作业具有如下优势:执行危险任务的可靠性强,处理复杂繁琐任务效率高,未知区域范围搜索能力强,因此多移动机器人的巨大潜力引起了学术界与工程界的研究热潮。但是目前移动机器人存在硬件异构化,软件封闭化的趋势,难以在统一的系统架构平台上实
日益增多的化石燃料汽车加剧了化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在此背景下,节能减排成为了发动机技术开发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目标,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和可变进排气等先进技术在汽油机中得到应用。但由于其复杂性和耦合性,这些技术对增压直喷汽油机性能的影响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在两台类似的增压直喷汽油机(分别称为样机A和B)上进行实验,对比分析造成这两台样机动力性、经济性、燃烧和排放差异的因素;进一步以样机A为基础研究
近年来,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发展迅猛,其中箱梁抗扭刚度大、内力分布均匀,已成为我国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主要截面形式。但是,由于普通混凝土的自身属性:抗拉强度低、收缩徐变效应明显,导致普通混凝土预应力箱梁桥主梁过度下挠和箱梁梁体开裂。主梁下挠会加剧梁体裂缝发展,而梁体开裂又会加剧主梁下挠,这两个病害长期困扰桥梁工程界,成为该类桥型发展的瓶颈。伴随着UHPC(Ultra High Performanc
路径跟踪作为无人驾驶汽车决策规划的重要模块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路径跟踪不仅要求能够准确追踪参考路径,还要求对跟踪过程中的速度进行控制。本文主要针对无人车决策规划中的路径跟踪纵向速度控制算法和横向转角控制算法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行车时车速自动调整问题,根据其影响因素多且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速度规划控制器,以实现根据道路曲率、横向跟踪误差以及路面附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工业上要求材料在保证刚度的同时也要保证轻便性。复合材料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因此,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但是,轻薄的复合结构在施加激励时,尤其是当激励的频率接近复合材料板或乘客舱空腔的固有频率时,容易发生剧烈振动并将噪声传递到乘客舱,对乘客造成影响。因此,对周期性复合材料声固耦合系统(periodical composite structural-acoustic syst
航空航天领域大量采用轻质高强度铝合金来实现轻量化设计,因此飞机机体上有许多零部件的原材料是铝合金。为了保证飞机油箱与各管路之间的焊接质量和强度,设计师首先会在箱体上加工一个翻边件出来,其中油箱管路之间的一些精细结构需要对小尺寸圆孔成形翻边件,这给加工制造出了难题。传统翻边技术应用到小尺寸圆孔翻边时往往会造成端部出现破裂失效现象,而且成形工艺复杂且无法保证成形质量。而传统纯电磁翻边工艺针对小尺寸圆孔
近年来,有机半导体材料由于其具有可低成本、大面积制备、以及良好的机械柔性等特性,在柔性电子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基于有机半导体的场效应晶体管是有机电子和柔性电子领域的核心器件之一,可用于制备柔性平板显示、柔性逻辑电路、有机存储设备、传感器等领域。然而对于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半导体分子的无序排列和薄膜图案化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发展和应用。本论文就此问题,发展了一种基于微流控模板的方法来制备有
科研人员、实践应用人员看到了人工智能领域蕴藏着新机遇与巨大挑战,引起了共同关注。图像问题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话题,其中图像样式迁移和图像分割是图像问题的核心之一,它们也是计算机视觉范围内所研究的重点课题。大部分的图像是由目标主体和背景组成。目标主体是呈现给人们的重要信息;背景是某个情境,是衬托目标主体的重要因素。传统图像样式迁移方法是从一个图像中提取样式,然后将提取的所有样式应用于另一个图像中,形
随着物联网设备被广泛的使用在人体医疗数据的收集上,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对数据进行实时地采集和分析,并进行有效实时地诊断和反馈成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边缘计算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日渐成熟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心电图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之一,应用广泛。当前,随着深度学习在心电领域的研究中被应用,使心电图的自动检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基于云平台的深度学习模型在实时心电监测的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