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各种土地利用问题的出现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深入,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也日渐增多。论文通过文献研究、统计分析、实证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等方法对重庆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和对策分析。论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论和人地关系协调理论,全面而客观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可持续土地利用可以看成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土地领域的一种拓展,作为一个系统,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的特征,论文从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的内部和外部、整体和局部来研究问题,在三大理论的支撑下构建论文的框架结构。首先,论文通过文献研究归纳总结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相关概念、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基本内涵、主要影响因素、目标以及与论文相关的三大理论。并通过实证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重庆市土地利用的条件与现状,根据条件与现状分析了重庆市可持续土地利用存在的土地生产力和利用结构、自然灾害、土地政策等相关问题。其次,论文依据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参考其他专家学者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重庆市的区域特征,把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选取了21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论文既考虑整体又关注细节,从综合评价和单指标多角度评价两方面入手,并用熵权法确定指标的权重。最后,论文用加权函数法得出重庆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水平,在进行两方面评价的同时加入了系统协调性分析。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对促进重庆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要处理的几个关系上提出了建议,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对策分析。论文的研究表明,重庆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在2008-2012年基本处于弱可持续阶段,上升势头明显,系统的可协调性良好。重庆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耕地生产力低、建设用地盲目扩张、自然灾害对土地利用影响不利以及土地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府需要从人口、自然、经济、耕地、规划、制度等角度入手提高重庆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论文的研究丰富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并为其他区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