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教师课程能力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ibo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与教师密切相关,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课程发展就是教师发展,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研究者、实施者,他们在课程设计、开发、研究、实施方面所体现出来的能力将成为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实践证明,任何好的课程改革方案,没有教师的合作和努力,就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的课程能力,抓住了教师课程能力这个本质性的问题,也就抓住了课程改革的根本。教师课程能力,是指教师自身所拥有的并运用于课程活动中直接影响课程活动实施,并决定课程活动成效的能动力量。它不仅指能被观察到的技术、技巧之类的实际能力,而且还包含着人的潜在能力,包括先进的专业理念、鲜明的专业意识、执着的专业品格、创新的专业精神等。教师课程能力从根本上说是教师在课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力、自主力和创造力。教师课程能力包括课程选择与设计能力、课程研究与开发能力、课程组织与实施能力、课程评价能力。从学校实践层面探索,发展教师课程能力的主要途径有:提升课程理念是发展教师课程能力的思想基础,改革课程体系是发展教师课程能力的制度环境,开发校本课程是发展教师课程能力的有效载体,重构课堂生活是发展教师课程能力的关键环节,发展教学技术是发展教师课程能力的重要手段,创新评价方式是发展教师课程能力的机制保证,加强校本教研是发展教师课程能力的动力源泉,走向专业成长是发展教师课程能力的必然趋势。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的实践探索证明:实施新课程,发展教师课程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德智体和谐发展。实施新课程,发展教师课程能力,使教师经历了换脑、充电、反思的考验,在高起点上有了新的跨越。实施新课程,发展教师课程能力,使课堂教学由传统知识性教学转变为现代发展性教学,课程标准三个维度得到落实。实施新课程,发展教师课程能力,提高了学校办学水平,促进了学校特色形成,实现了预期创建新学校的目标。
其他文献
从政策引路、完善服务、合力推动、点探索、创新机制等方面阐述伊春市国有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开展情况,分析了伊春市国有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林
本文论述的蒙元时代是指蒙古国时期和元朝两个阶段,也就是从太祖1206年建国到1368年元朝灭亡的时间段,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将“大蒙古”的国号改为“大元”是两个阶段的分水岭
本文以汉语中的说类动词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言说义动词的上位词,以“两个三角”的理论框架为指导,对说类动词从古到今的嬗变过程、说类动词在方言中的分布、说类动词的句法语义
人格权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的基本权利,这种与民事主体的人身密切相关,关系到每一个民事主体的独立人格的民事权利,对于民事主体的独立人格和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自然人
思想库是生产并且主要依靠专家的意见和思想来获得支持并影响政策制定过程的独立的非盈利性组织。在影响美国对华政策制定的诸多因素中,思想库重要却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思想
探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喷施由合肥工业大学研制、安徽金地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含大中量元素的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小麦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高于常规和
研究了钾长石-磷矿-硝酸体系球磨反应效果,得出较为适宜的工艺参数是:硝酸质量分数为45%,每克磷矿硝酸用量为2 m L,球磨时间为8 h,m(球磨子)/m(物料)为30,球磨机转速为600 r/
明末以来乃至于整个17世纪,由于中央集权制与君主独裁制经历了一个由危机、衰败、灭亡,再重组、整合、强化的过程,这种政治上的“天崩地裂”,同时带给学术界一种新景象:怀疑
本文利用辐射传输软件包MODTRAN,详细分析了大气模式、地表状况以及气溶胶模式等诸多参数对0.43-0.75μm波段范围内的目标背景对比度的影响,主要结果为:①季节变化给目标识别
动词重叠式VV语法意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共时平面,VV的历时研究比较薄弱。它从产生之初的唐宋到大发展的明清,语法意义的基本发展脉络是不清楚的。因此,本文着力探讨唐宋元明清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