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陀螺稳定平台分数阶自抗扰的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s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陀螺稳定平台作为伺服控制系统的基石,它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坦克、运载火箭以及飞行器等高科技领域中。随着国防以及民用对稳定平台系统的响应速度、跟踪精度和抗扰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PID控制算法不能满足控制性能的需求,因此有必要研究陀螺稳定平台的先进控制算法。本文以两轴四框架陀螺稳定平台作为研究对象,以提升平台的动态响应特性和抗扰能力为目标来进行控制方法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稳定平台的组成以及工作模式,重点对稳定平台的模型进行分析,并对关键部件进行数学分析及建模,得出适用于本文研究的稳定平台模型。对影响系统稳定的扰动因素进行了分析,为后文仿真提供了模型和扰动依据。其次,先讨论了满足幅值、相位、鲁棒性和向量模型等条件的参数整定方法以及Chen教授提出的离散化方法,然后对系统满足这些方法的条件下进行FOPD控制器设计,并将其应用于稳定平台中。通过仿真得出该控制器响应速度快、调节范围广,但有一定超调量;同时对控制器的各个参数影响进行了分析。然后,在LADRC控制器的基础上,改进LESO观测器的状态矩阵信息,把被控对象的模型信息加入到状态矩阵中,得到改进的LADRC控制器。利用改进的LADRC对机载陀螺稳定平台进行模型信息估计,设计平台控制器进行仿真实验,在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得出改进后LADRC控制器的快速性提高0.3s,鲁棒性更强;且分析了其参数对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最后,对FOPD控制器以及改进后LADRC控制器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数阶自抗扰控制器(FOADRC)。通过与PID、FOPD、LADRC三种控制器进行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阶跃响应调节时间上提升3-4倍,在力矩干扰和载体速度干扰方面提升8-9倍,极大的提高了稳定平台的响应速度、抗扰性等控制性能,验证了该控制器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光电跟瞄转台对目标光束快速、稳定及精确地对准、捕获、跟踪(Point、Acquisition and Tracking,PAT)是空间激光通信建链的重要前提,星间激光系统有着通信链路长、激光束散角小的特点,且通信终端均为慢速运动系统,其低速性能受摩擦干扰、电机波动力矩以及量化环节影响等因素影响较大,稳定链路难以维持。本文以轻小型化的库德式激光通信跟瞄转台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摩擦干扰的影响,探究其对
宽条形半导体激光器在材料、军事、通讯、信息存储与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热透镜效应导致的光束质量恶化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宽条形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为了提高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束质量,让宽条形半导体激光器得到不断的应用与开发,抑制半导体激光器的热透镜效应对宽条形半导体激光器远场发散角的影响是本论文的重点研究方向。围绕宽条形半导体激光器波导热透镜效应的改善,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根据半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