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对去卵巢大鼠血清IL-6、IGF-I及成骨细胞BMP-2表达的影响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coco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他汀类药物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国内外报道较少,本实验通过观察辛伐他汀对去卵巢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6和IGF-I水平及颅骨成骨细胞BMP-2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辛伐他汀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寻求一种既可抑制骨吸收又可促进骨形成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健康雌性 Wistar 大鼠45只,3月龄,体重200±30g,随机分为A、B、C、D、E五组,每组9只.以2%硫酚妥钠30 mg/kg腹腔注射麻醉.无菌条件下,A组行开关术,其余各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1周开始,A、B两组均灌服生理盐水1.5ml/只/d,C组大鼠给予辛伐他汀5mg/kg/d,D组大鼠给予尼尔雌醇0.01 mg/kg/d,E组大鼠给予辛伐他汀3mg/kg/d和尼尔雌醇0.005mg/kg/d.药物均以生理盐水1.5ml混合液的形式灌服,共10周.服药满10周处死大鼠,取标本(血、颅骨和左后肢股骨、胫骨)待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股骨和胫骨骨密度(BMD);ELISA定量测定法测血清IL-6、IGF-Ⅰ水平;HE染色观察颅骨骨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颅骨成骨细胞BMP-2表达,其结果判定:BMP-2在成骨细胞胞浆内表达,阳性反应呈棕黄色或黄色.所得数据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体重、BMD、IL-6和IGF-Ⅰ结果用x<->±s进行描述,不同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IL-6和IGF-Ⅰ与BMD相关性用Pearson correlation分析.BMP-2阳性检出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结论:他汀类药物通过刺激前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及骨细胞BMP-2表达增加促进骨形成;并通过下调IL-6的表达抑制骨吸收;但对IGF-Ⅰ影响作用不大.小剂量辛伐他汀与小剂量雌激素联合应用,作用互补增进骨形成,协同抑制骨吸收,同时又降低了单一用药的风险.
其他文献
本文设计的天线采用圆盘上单极子结构,单极子天线结构为一种锥体和套筒组合体的形式,为了进一步拓展天线的带宽同时实现小型化要求,套筒顶部采用圆盘加载,锥体和圆盘之间采用
目的:近年来的研究认为,细胞外基质(ECM)的代谢异常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过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在细胞外基质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二者的调节平衡有
目的:构建高表达mdr1/P-gp的细胞系,用于筛选特异性逆转P-gp功能的药物,为抗肿瘤中药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结论:1.通过基因导入法建立了单因素耐药的B-MD-C1(ADR+/+)细胞模型.
为了探讨痤疮患者与性激素睾酮、雌二醇、孕酮、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和催乳素之间的关系,对痤疮患者血浆六项性激素水平进行了研究.另外,探讨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
〈1〉通过超声观测绝经过渡期妇女卵巢大小、超声表现及卵巢血管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 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 EDV)、阻力指
目的:局部麻醉药的抗菌、抑菌作用已于1909年由Jonnesco证实,国内研究较少,仅在1991年有一篇报导,特别是近几年来对新产生的高效局麻药如罗哌卡因、碳酸利多卡因及左旋布比卡
目的:探讨多发性梗死性痴呆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浓度改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多发性梗死性痴呆患者45例(其中包括很可能确诊痴呆15例)作为测定研究组,另以同期入院的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