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下空间权制度的建立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现代社会人口递增,土地资源相对变得紧张稀缺。在这种情况下,迫使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率逐步提高,土地利用开始向立体化方向发展,由土地表面向地上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而这之间的权利属性如何界定,地下空间的利用如何保护和限制,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问题。   尤其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地下权属纠纷问题变得更为严峻和棘手。在空间权制度逐步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前提下,我国也应该加快地下空间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而目前我国在地下空间权的制度建设方面还很薄弱,既没有明确的立法参考,也没有形成被广泛认可的案例规则,可以说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发展和需要。随着地下空间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地下空间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这就要求我们在借鉴国外立法政策和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建立一套可持续利用的,有利于保护地下空间权利的制度和体系。本文就是受到这些启发,结合我围物权法中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制度,拟建立我国的地下空间权制度。   本文在结构上除了引言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地下空间权的相关概念和地下开发现状,通过介绍国内外在对地下空间的认识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并由此展开了地下空间权的探讨,旨在说明对地下空间以及相关权利的研究已成为世界经济法律发展的新潮流。第二部分研究需要建立地下空间权制度的依据,从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上提供论证,并阐释由于我国地下空间制度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更说明了我国地下空间权制度需要建立。第三部分就在前两部分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建立我国的地下空间权制度,通过法律层面,登记内容的管理,地下空间利用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构建。最后得出结论,将地下空间的发展与我国物权法所规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相结合,设立建设用地空间使用权。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国外的相关立法和研究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以及资源整合。具体包括英美各国以及大陆法系的德、法、台湾的立法分析,以及国外的地下空间开发形式及成果。进而对比我国的地下空间开发现状与理论法律发展,研究我国应遵循的立法模式与方法,最终得出自己的方案与结论。
其他文献
小水电大多为无调节性能的径流式电站且长期存在"重建轻管"现象,导致其在优化调度中问题突出,弃水和环境问题难以解决。基于此,提出考虑经济生态博弈的区域小水电站群优化调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农业发展和确保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我国的农业发展仍然面临着农业基础资源短缺、生产成本上升、经营主体素质不高、农业法律法规不健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和社会出现的新特征所提出的理论构想,也是新时期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是党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