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与其他文化形式的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相比是比较直观的,能够直接而有效地建立一个文化传播;电影用最直观的表现形式跨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传递信息并建立交流;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电影艺术通过高科技的保存方式,也将历久弥新的文化得以承载和延续。伴随着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首度以大熊猫和中国功夫作为故事主线的《功夫熊猫》在6月全球上映,加上武术首度被列为奥运特设项目,《功夫熊猫》在全世界掀起势不可挡的中国功夫热潮并取得了优异的票房。2011年,美国梦工厂伴随着电影界3D热潮乘胜追击推出了《功夫熊猫2》,全球票房突破6亿美元。《功夫熊猫》(1、2)是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完美借鉴和运用,通过对中国文化精粹的发掘和转换,是对中国文化演绎的成功案例。好莱坞秉承商业化和娱乐化的原则选择可以转化为商业价值的文化文本,而普世性价值是这些文本首先应该具备的品质。《功夫熊猫》在一堆博物馆化的材料中选取了中国古代建筑、风景、图腾以及民间的生活习俗,借用《英雄》、《卧虎藏龙》中的部分功夫场景,塑造了一个看似很中国的华夏人文景观。好莱坞电影中惯用的中国元素包括三种类型:现实场景、文化符号、文化精神。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动作导演吴宇森,徐克,袁和平和功夫巨星成龙,李连杰,杨紫琼在好莱坞成为中国功夫和文化的代言人,中国式的音效伴随着激烈的武侠情节在水墨画般的意境中展开,引起了西方人对神秘东方的好奇感和东方受众的文化认同感。2008年《功夫之王》和《功夫熊猫》,2012年《功夫熊猫》2继续掀起全球热映,足以说明好莱坞电影界的功夫热潮毫无减退。好莱坞电影乐于使用带有的中国文化符号与标志的元素,如功夫、中医、服饰、饮食、图腾等,应用在陌生的国度和遥远的传说中的这些文化元素就为电影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是中国的民族智慧,而《功夫熊猫》中利用到的儒释道思想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分析了好莱坞电影对东方文化的演绎,通过对比好莱坞电影对日本文化和印度文化的诠释进一步分析《功夫熊猫》的文化背景。第二章具体分析了《功夫熊猫》1、2的中国文化元素,包括现实场景、文化符号和文化精神。第三章论述了文化认同感在《功夫熊猫》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总结出功夫熊猫得以成功的原因。研究方法:文本分析法:即从《功夫熊猫》(1、2)的表层深入到文本的深层,研究《功夫熊猫》表象背后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层意义,解读其全球化传播的可能性。个例分析法:本文以《功夫熊猫》进行个例分析。比较分析法:在第一章中通过对比东方元素中的日本影片、印度影片等突出《功夫熊猫》对中国文化的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