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孕期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严重威胁母婴健康。近年来,GDM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GDM的诊治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收集自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解放军第309医院收治的经生活方式干预1周后,血糖仍未达标的GDM病例46例,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随机采用胰岛素泵常规波及双波疗法进行治疗,同时选取20例经过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血糖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生活方式干预对GDM患者血糖的影响,以及胰岛素泵常规波疗法和双波疗法对平均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血糖漂移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旨在优化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改善妊娠结局,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结果发现:1、生活方式干预1周后,GDM患者的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PBG2h)平均值分别为(5.98±0.38)mmol L-1、(8.78±0.92)mmol L-1,显著低于干预前的(6.48±0.64)mmol L-1、(10.46±1.87)mmol L-1(P<0.01);2、常规波组的平均血糖水平(MBG)及低血糖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双波组的MBG及低血糖发生率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波组和常规波组在MBG、全天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双波组早餐后血糖漂移幅度(BPPGE)为(2.72±1.02)mmol L-1,低于常规波组(3.70±1.10)mmol L-1(P<0.05);双波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午餐后血糖漂移幅度(LPPGE)、晚餐后血糖漂移幅度(DPPGE)、日内血糖波动最大幅度(LAGE)分别为(2.26±0.94)mmol L-1、(2.91±0.66)mmol L-1、(2.42±0.96)mmol L-1、(4.24±0.40)mmol L-1,均显著低于常规波组的(3.52±1.41)mmol L-1、(2.91±0.66)mmol L-1、(2.42±0.96)mmol L-1、(4.24±0.40)mmol L-1(P<0.01),双波组的PPGE及LAGE水平均较常规波组更接近于正常对照组;4、双波组剖宫产的发生例数和发生率分别为(2、8.70%),低于常规波组的(8、34.78%)(P<0.05),常规波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双波组剖宫产率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波组的剖宫产率较常规波组更接近于正常对照组;双波组的新生儿平均体重为(3273±86.5)g,低于常规波组(3545±95.1)g(P<0.05),常规波组的新生儿体重高于对照组(P<0.05),双波组新生儿体重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波组的新生儿体重较常规波组更接近于正常对照组;在巨大胎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羊水过多、早产、死胎、流产等方面,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方式干预后,患者的FBG、PBG2h显著降低,生活方式干预作为治疗GDM最基础的措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胰岛素泵双波和常规波两种疗法在治疗妊娠糖尿病过程中的对比研究发现,胰岛素泵双波疗法更符合GDM患者的饮食规律,降低血糖漂移幅度,在对血糖控制的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改善妊娠结局方面,双波疗法可以使新生儿体重更接近于正常水平,降低剖宫产率,对于指导临床,保证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