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银行业盈利能力实证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03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和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任务。盈利是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目标之一,也是判断一家商业银行发展能力和经营管理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盈利不但是银行扩张的动力,也是银行弥补损失的第一道防线,盈利能力还是关乎商业银行持续经营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对于一家银行而言,盈利能力是商业银行能否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其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对银行盈利能力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国内商业银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培育和提升盈利能力,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有关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还不是很成熟,尤其是对银行分支机构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为此,本文在构建盈利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可获得的数据,分析了广东银行业盈利能力的现状,并用计量的方法提出了广东省银行业盈利能力的几大影响因素,最后指出提高盈利能力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为广东省银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总结和理论指导,为广东建设金融强省贡献一份力量。   论文的重点是对广东银行业的盈利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与评价,并通过实证研究找出影响广东银行业盈利能力的因素,从而指出提高广东省银行业盈利能力的正确途径。文中运用两种方法,通过三个实证模型对广东银行业盈利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银行分支机构的贷存比、存款准备与总资产的比率、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对银行盈利能力造成直接的负面影响;中间业务收入与营业收入的比率、所有者权益与总资产的比率、净利息收入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则对广东省银行业具有积极的正面影响。   本文的贡献之一,就是填补了目前国内对银行业分支机构进行实证研究的空白。此前的研究大都基于上市商业银行年报所披露的数据,因而一般的研究都是局限在总行层面,几乎没有对某省或某地区银行业进行研究的文献著作。本文的数据是直接来源于广东省各银行分支机构,使得对广东省整个银行业的实证研究得以实现。
其他文献
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2010年的欧债危机使信用违约互换(CDS)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学术界对其相关产品的过度开发、定价缺陷以及风险监管进行了重新研究。中国于2010年推出了中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经济化已成为大趋势,知识文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产业已成为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我国文化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演变,除上海、北京、广州等中心城市外,苏州、杭州、青岛、东莞、珠海、长沙、南昌等后起城市,工业增长和城市发展加速赶超,相继复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