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生命成长发展的关注更为具体,多样化课程载体也不断涌现。但是,笔者发现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教师对学生立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其内涵理解偏差、缺乏相关实践能力等现象。本研究以上海市J区学生幸福课程建设与实施为背景,基于学生立场,从对象、参与主体、评价关键人三个方面对J区L学校学生幸福课程教育实践开展个案研究,从而对未来学生幸福课程建设提出改进建议,为学生幸福课程的科学构建和全面推进提供依据,也希望能为学生发展领域的研究带来新启示。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从"幸福教育实践"和"学生立场"两个维度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学生立场的三重含义:以学生为目标人群,学生是课程实施的对象起点;以学生为过程参与主体,丰富完善教育实践,促进课程动态生成;以学生为评价参与者,以学生的眼光、态度、思维对具体教育实践活动作出相关反应。第二章,主要介绍J区学生幸福课程探索轨迹,分析区域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师实际教学情况,解读学生幸福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特征。第三章以J区L学校学生幸福课程实施现状为个案,运用文本分析、现场观察、访谈资料、问卷调查等,从校本幸福课程开发、幸福课程教育实践、幸福课程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学生立场的存与失,发现存在"课程开发中学生立场缺失"、"教育实践中学生立场泛化"、"课程评价中学生立场窄化"问题。第四章,从问题分析和改进建议两个方面,探讨学生幸福课程优化建设的可能与支持系统的建立。针对"单一狭隘的学生观"、"缺失的生命意识"、"不健全的保障制度"等问题,论文从组织保障(区域、学校)和个人行动(教师、家长)两大方面,提出分类分层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