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农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自2006年以来,有关适度放开农村金融市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相继发布,鼓励各类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创新“三农”金融服务,改变农村金融市场原有垄断格局,向着多元化、竞争性的方向转变。然而,受经济水平、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存在很大差异,同时由于受到长期的政策扶持,使得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力根深蒂固,再加上部分农民本身对其他金融机构的认识接触不深,存在一定排斥心理,使得不同地区对市场开放政策实施产生不同的变化效果。在此背景下,本文先对学者们的相关研究进行收集和归纳,为后文的实证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然后结合学者们应用较多的市场份额指标和H统计值对农村金融市场结构进行测度分析;再次利用不同的绩效指标,评价2006-2014年间龙岩市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绩效变化;最后基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框架,实证分析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的影响,旨在揭示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及其结构变化会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产生什么影响,从而为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提升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提出合理科学的对策建议。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一是龙岩农村金融市场是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垄断竞争格局,且各地区的竞争水平存在差异性,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市场化程度高,金融市场的竞争程度激烈;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金融市场相对封闭,农村信用社是主要的金融供给主体,市场的竞争水平较低。二是龙岩市农村信用社自深化改革以来,取得的成效逐步显现,经营状况和资产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经营绩效稳步提升,但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各农村信用社之间在盈利能力、成本控制、风险抵御能力、支农效果等方面存在区域性差异。三是市场份额对龙岩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市场竞争水平与龙岩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之间是非线性关系,即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持续加大,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会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变动轨迹,其变动与各地区的农村经济水平、农村金融市场环境、农村金融改革政策等有密切关系。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要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激励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的提升,应该因地制宜地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加强对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政策扶持: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强化竞争实力以提升其经营绩效;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激发各类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积极性,促进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