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移定价是公司治理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运用转移定价来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对于只从事内贸的大型企业集团来说,转移价格是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一项重要内容,转移价格的制定一直是高层财务人员关注的焦点。在转移定价实践中,面对各方的利益和制约条件,企业集团往往很难制定出一个非常理想的内部转移价格。在制定过程中,企业集团需要考虑到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和企业发展过程中各种可能互为矛盾的目标,同时还要在公平原则的前提下考虑到更好的激励措施来刺激内部经营。因此,一个成功的内部转移价格不仅仅要适应企业自身的长期发展需要,又要尽可能避免不合理的转移定价所带来的弊病。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权变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了内部转移定价对企业集团发展的作用,其中主要是对投资决策以及对业绩评价的影响分析。随后文章分析了在制定内部转移定价方法时,应该考虑的各种因素,包括企业集团的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述了目前企业集团运用较为广泛的几种内部转移定价方法,运用比较的方法选择适合不同类型企业的内部转移定价方法。在集权型企业集团中,成本导向型转移定价方法通常是管理者的首选,但也有企业运用协商定价法来确定内部交易的转移价格。而在分权型企业集团中,控股型企业集团的内部交易往往涉及到资本市场,会出现不公平的关联交易转移定价,在这种情况下,应遵循公允定价的原则,尽可能采用市场导向型转移定价方法;而产业型集团中,由于企业集团权利的分散程度不同,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各部门之间的权利制衡等各种动态因素的影响,使得内部转移定价的制定较为复杂,本文通过简单的博弈模型,对市场导向型和成本导向型两种主要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成本导向型方法是目前最为适合产业型企业集团的一种内部转移定价方法。文章最后以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司为例,分析内部转移定价的选择。在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中,发现随着企业集团的分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单一的内部转移定价方法已经不再适合企业集团的整体长期发展,如何更有效地结合多种内部转移定价方法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