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的快速发展,有专家学者提出了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联动的观点,目的是要整合二者的优势资源,形成互补,更好地推进社会服务的发展。本文提出的社会工作者联动社区老年志愿者的研究观点,是在当前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提出的,有利于挖掘老年人这一资源丰富的志愿资源矿藏,帮助他们形成社区共同体意识,推动老年人参与社区建设,推动社区发展。然而在推动二者联动实践的实际情况中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例如,现在社区内的许多志愿组织都是有其名而无其实,并没有实际运作起来,或是无法持续发展,与社会工作者组织的联动不紧密,无法满足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需求,也无法推动联动实践的发展。本文以重庆市B社区的联动实践为例,通过参与观察法和无结构访谈法收集社区的相关信息,以社区共同体理论为指导,开展社会工作者与社区老年志愿者的联动实践研究,探讨社会工作者联动社区老年志愿者共同开展社区服务的行动路径,并分析实践取得的效果、问题和原因,改变社区志愿服务以往存在的短期化、零散化等问题。本研究的实践路径如下:首先进行社区基本情况的调研,与社区建立良好的信任、合作关系,确定了社区能够给予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为建立社会工作者与社区老年志愿者的联动共同体做好联动准备;其次通过宣传和寻找,招募到老年志愿者,组建起志愿服务队,并对社区中的领袖人物开展个案服务,在其帮助下深化与其他志愿者的关系,正式建立起联动共同体,做到“动而先联”;接下来通过开展增能培训小组,提升志愿队员的志愿服务意识和能力,以引导的方式帮助他们运用到志愿活动中,使社工和志愿者都能够在社区服务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推动联动共同体实现“联而能动”;最后通过开辟社区志愿服务的专属阵地,开展志愿心站等长期性的志愿服务项目,使得志愿工作能够在社区内长期持续地开展,促使联动共同体实现“联而恒动”。通过本次实践研究,B社区的志愿服务队取得了志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参与社会化等效果,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着相关的联动支持制度不完善、社会工作者专业性不足、老年志愿者参与动力欠缺、对志愿者的心理建设和能力培训工作不到位等困境或问题有待解决和优化。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促进联动的相关支持制度不断完善、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和老年志愿者的参与动力、加强对志愿者的心理建设和能力培训,提升联动共同体的凝聚度等层面提出了一一对应的解决或完善建议、对策。最后,因为研究者水平有限,加上其他条件的限制,导致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更多老师和同学们的补充完善:第一,案例社区的确定源于本人实习基地的选择,在重庆市北碚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就更大范围而言,缺乏普遍代表性;第二,本人的资料分析、解读能力不足,导致本研究在文献分析部分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第三,虽然运用了社区共同体理论来指导实践,但对于理论的运用和转化能力还较弱,没有完全发挥出理论的指导作用;第四,未能解决志愿者主动意识不强、对社工的依赖性较强的问题,不利于后续志愿队伍的独立发展。因而,期望能够更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对该主题的研究中,从理论、实务方面不断地补充、完善、优化相关研究,从而更好地动员社区老年志愿者这一人数众多、潜力巨大的优势群体,以实现二者联动,共同提供更完善细致的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发展和社区共同治理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