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解天津市60岁以上老年人贫血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并分析贫血的影响因素及贫血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为综合干预和采取有效贫血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60岁以上健康查体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干预研究。1)横断面研究:于2015年1月-12月,对天津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14707名老年居民进行贫血横断面研究。2)贫血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根据WHO贫血的诊断标准,随机抽取贫血患者和健康对照各200名,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结合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进行贫血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对所得数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3)干预研究:利用病例对照研究中的200名贫血患者,随机抽取150名患者接受传统社区健康教育,50名患者接受移动微信APP健康教育,干预2月后进行贫血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4)贫血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研究:按照拟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排除可能影响认知的多种慢性病及精神疾病,严格选取200名贫血患者作为病例组,200名非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测试认知功能,比较两组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Mo CA各项分值及总分差异。结果:1、2015年天津市社区老年人贫血患病率为11.33%(男性为10.46%,女性12.01%)。随着年龄的增长,贫血患病率逐渐增加(χ2年龄=117.578,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喝茶(OR=3.586,95%CI:2.050~6.274)和高脂血症(OR=3.251,95%CI:1.412~7.256)是贫血的危险因素。经常体育运动(OR=0.387,95%CI:0.208~0.721)、饮食规律(OR=0.238,95%CI:0.123~0.461)、荤素搭配(OR=0.397,95%CI:0.273~0.578)、粗细搭配(OR=0.473,95%CI:0.359~0.740)、红肉为主(OR=0.673,95%CI:0.426~0.913)、蔬菜摄入量多(OR=0.198,95%CI:0.073~0.539)、肉类摄入量多(OR=0.271,95%CI:0.147~0.500)、经常食用动物肝脏(OR=0.198,95%CI:0.073~0.539)是贫血的保护性因素。3、铁指标检测结果:贫血组铁蛋白(女)、铁饱和度和血清铁水平低于对照组,不饱和铁结合力(UIB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铁蛋白偏低检出率为3.75%(15/400),血清铁偏低检出率为1.75%(7/400)。4、贫血知识平均知晓率为42.33%,健康干预2月后,传统健康教育组和微信APP组贫血知识知晓率分别提高到83.67%(χ2=339.252,p<0.01)和93.00%(χ2=165.121,p<0.01),且微信APP教育效果优于传统健康教育(χ2=16.279,p<0.01)。5、贫血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48.0%)高于对照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29,p<0.05),贫血组Mo CA总分值[(23.78±3.52)分]低于对照组[(27.12±1.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结果显示贫血与MCI显著相关(r=0.869,p<0.01)。结论:1、天津市老年人贫血患病率较高,主要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基础疾病有关,老年人铁缺乏率低,缺铁性贫血可能已经不是社区老年人贫血的主要类型。2、天津市区社区老年居民贫血知识知晓率不高,健康教育是降低老年贫血率的有效措施,其中移动微信APP健康教育效果优于传统教育方式,现代通信教育方式值得推广。3、贫血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存在关联,应对老年人贫血采取早期预防和积极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