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草及白芍总苷的化学研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ge2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通过各种色谱技术和现代波谱学分析,并辅以化学方法,对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中药通草(原植物为通脱木属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us(Hook.)K.Koch的干燥茎髓)及白芍(原植物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去皮干燥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为研究物质基础、建立质量标准打下基础.通草作为一种常用中药,具有一定的调节免疫、抗氧化及抗炎解热的药理作用,但其化学成分未见文献报道.该文从其95﹪乙醇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天然产物,经光谱分析,确定结构分别为7-羰基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7-oxostigm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LB-1);7-羰基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7-oxosito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LB-2);N-(2’,3’-二羟基二十四碳酰基)-1,3,4-三羟基-2-氨基-Δ<8,9>-(E)-十八烯[N-(2’,3’-dihydroxytetracosanol)-2-amino-8-octadecene-1,3,4-triol,LB-3];葱木脑苷(1-O-β-D-glucopyranosyl-(2S,3S,4R,8E)-2-[(R’)-2’-hydroxypalmitoyl-amino]-8-octadecene-1,3,4,-triol,LB-4);N-(2’-羟基二十四碳酰基)-1,3,4-三羟基-2-氨基-Δ<8,9>-(E)-十八烯[N-(2’-hydroxytetracosanol)-2-amino-8-octadecene-1,3,4-triol,LB-5];β-谷甾醇(β-sitosterol,LB-6);胡萝卜苷(daucosterol,LB-7).其中LB-1,LB-2;LB-3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通草甾苷A,通草甾苷B和通草神经酰胺.其它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其他文献
该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系统调研文献报道的各种各类复杂混合物体系矢量解析法的基础上,该文重点考察、验证和评价了西班牙学者于1988年开始建立的一类据称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