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保持长期的快速增长,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短缺状态终告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产品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状态。从我国近些年的发展情况看,居民消费率过低,而且有不断下降趋势。消费需求不足是造成经济非良性循环的直接原因。
如何扩大消费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从而拉动经济的持续增长,成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消费需求在扩大国内需求来拉动宏观经济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消费需求对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居民的消费行为的规律性,对于保证宏观经济的安全运行,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结合经济理论,从实证角度,对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分析:
1.分别分析城镇和农村从1980年到2006年的消费状况,讨论居民消费需求长期增长缓慢的原因(农村样本强的滞后性)。
2.分别建立城镇和农村的收入和消费的线性模型,分析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收入弹性。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比较,分析产生的原因,及对我国整体消费的影响。
3.通过对消费和基尼系数的协整关系研究,实证分析贫富差距对相对消费的影响。
4.研究消费需求和房屋价格、教育医疗费等其他因素的关系。
5.对我国目前消费需求不足的状况给出对策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