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社区逐渐成为了开展各项适老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大城市老旧社区由于其建造时间久,老年人集聚,空间环境适老化改造面临更急、更重的建设需求。目前对于社区适老化改造的研究仍然较多的停留在老年人口需求及社区尺度的物质空间改造层面[1],本文试图以建筑学的视角,从城市、街道以及社区三个尺度,更加系统化的探索大城市老旧社区的适老化改造策略。本文依托《南京市总体城市设计研究专题》及《南京城墙及护城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明城墙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两项实践项目,依据研究尺度的不同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政策体系的研究主要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对自“十二五”以来我国有关社区适老化建设的政策指标的发展情况及各部委工作侧重点的变化情况进行梳理总结,梳理出空间配建指标体系,为后续整合性设计策略的研究提供基础与参考。市域尺度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南京市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形态及时空演变规律,把握南京市老龄人口的分布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在中心城区范围内选取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三类养老设施——医疗设施、养老服务设施、绿地,对其分布的空间效益及可达性进行分析,明确南京市中心城区范围内养老设施分布的空间特征,筛选三类养老设施分布的盲点区域,以此为依据大致确定基于城市涉老资源可达性的大城市老旧社区分类,研究不同的城市涉老资源分布情况对老年人的影响。街道尺度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老年人的日常出行及社区生活服务设施分布规律。本章节重点对老年人的日常出行规律及活动目的地的选择偏好进行调查研究;其次,对其社区生活服务设施布局规律进行探索,分析日常出行与生活设施布局之间的关联性;最后,结合前一章节对城市涉老资源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探索城市涉老资源分布与老年人日常出行的关联性;从大尺度视角,对社区及其周边的空间规划、社区生活服务圈层优化等提供理论指导。社区尺度主要研究大城市老旧社区老年人社区空间环境要素的使用现状及改造需求,并将以上多尺度的研究整合落实,明晰社区环境要素的改造细节和改造重点。最后,以大树根社区适老化改造实践为例,整合运用以上研究结论,探索多尺度关联的大城市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实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