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同环境污染和人口问题一样,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世界性难题。贫困产生的原因牵扯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由此注定了消除贫困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过程。尤其是在“老、少、边、山、穷”的广西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产业基础薄弱,交通、信息相对闭塞,文化教育水平落后,扶贫开发的任务重、难度大,已脱贫的贫困人口返贫风险高。进入“十二五”时期,广西扶贫部门将“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扶贫的最主要政策措施来抓。“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作为扶贫部门“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模式的重要“一翼”,为广西的扶贫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从2011年广西开展“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以来,还未有学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产业化扶贫机制的认识还很模糊,对本土经验总结不足。本文以广西“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为例,综合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深入访谈、案例研究、计量分析等多种方法,研究农业产业化扶贫的现状、效果、问题,以及从参与农户满意度的角度来研究影响农业产业化扶贫政策效果的因素,并从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实施进度、扶持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发展、重视扶贫队伍建设、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加强农业技术服务、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等7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